許丹
摘 要: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各行各業管理國有資產的要求變得越加嚴格,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依舊在對待資產的管理還停留在體制上的管理。想要創新國有資產管理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找準國有資產管理的創新點,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本文將圍繞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望對行政事業單位今后在管理國有資產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行政事業 國有資產 問題 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增強,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顯得日益重要,如何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方面加強管理力度,建立怎樣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今后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1.1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概念
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是指能夠被行政事業單位擁有的并可使用的,但所有權實際上歸國家所有,并可以用貨幣價值來衡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即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公共)財產。無論是國家調撥給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資產,還是行政事業單位使用國家財政性的資金而形成的資產,或者是行政事業單位按照相關的國家規定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而再形式的資產,以及單位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和其他被法律認可為國家所有的資產都是國有資產,其資產的表現形式分為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等。國有資產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職能,提供公共服務、促進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1.2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意義
1.2.1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隨著不斷深化改革的公共財政體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顯得非常重要,財政資金將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轉向公共事業領域,這將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進一步對國有資產的總量需求和比重的增長。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國有資產的過程中,需要將資產的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的管理和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才能更有效的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顯得日益重要。
1.2.2有利于加強資產監督檢查
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的總量需求的增長,通過對國有資產的產權登記、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資產統計、資產綜合評價等一系列的資產管理基礎工作,進一步明確國有資產的產權關系,為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相應的激勵機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創造應有的條件。
1.2.3有利于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規范的國有資產制度管理,從資產的購置、資產的使用和資產的處置等環節進行相應的制度管理,對資產的購置進行可行性分析;資產的使用過程進行分級管理;資產的處置進行控制管理。有利于大大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減少財政資金不必有的浪費。
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重視
隨著我國大力的發展經濟建設,但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許多行政事業單位還受舊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依舊還停留在舊的管理體制上,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不重視管理意識差,沒有設置與之相配套的管理監督機制,沒有相應的落實資產管理領導責任制,沒有建立相應的資產考評管理機制,從根源上就造成許許多多國有資產在管理上的漏洞。
2.2管理意識淡薄,造成資產浪費
由于近幾年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環境的不斷改善和一些領導虛榮心理、攀比心理的存在,再加上行政事業單位所擁有的資產量的增長迅速,但由于沒有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和資產管理監督機制使資產管理混亂、松散。還有,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的購置和處置方面也比較隨意不按制度執行,在資產購置方面,與供貨商勾結不走政府采購程序或弄虛作假超標準高配置采購物資,造成所采購物資未反映在單位的資產賬面上。
在資產處置方面也不按照相關流程進行辦理,致使有些資產雖然已經進行了處置或已進行了報廢不再使用的資產,長期不進行清理處置依舊在單位的資產賬面上進行反映,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賬實不符。再有,有些國有資產已經不再繼續使用又不及時進行資產報廢處置,報廢殘值收入無法及時收回上繳,造成國有資金的大量流失,給管理國有資產帶來一定的困難。
2.3監管力度不夠,造成賬實不符
很多單位因監督管理不到位,致使在國有資產管理上存在著賬外資產,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進行資產的核查與清點,導致單位資產的賬目不清、賬實不符的現象發生。本來有些國有資產還在合理的可使用年限內而提前報廢并購置新資產使用;還有些領導干部、部門管理人員為滿足個人私欲追求新產品、講品牌、講排場、趕時髦、超標準不斷地更換新資產、新設備;還有些領導和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在資產采購中弄虛作假、采購物資賬目混亂;種種跡象造成財政資金的流失和許多國有資產的閑置浪費,甚至有些嚴重的還出現了個人侵占國有公共資產的現象,如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攝像器材以及各種辦公用品。
2.4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知識薄弱
行政事業單位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于國家財政資金,這就讓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資產與使用資產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責任心。由于有些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業務的知識不熟,造成固定資產賬目混亂,資產漏記少記不記現象時有發生,又沒有對資產進行認真的管理登記造冊,造成許多單位賬外資產的存在。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3.1建立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責任意識
要想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好,首先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國有資產方面的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單位領導、各部門負責人、資產管理人員和單位全體職工對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識并定期開展管理國有資產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并建立相應的專人管理國有資產的制度,建立國有資產的采購申報審批制度、驗收登記制度、入庫登記制度、資產報廢處置制度。對國有資產按每個人設備配置情況、使用的情況登記造冊并將資產管理落實到人頭,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國有資產的采購情況、庫存情況、使用情況、報廢情況進行清理,同時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和監督機制,并將責任制度落實到各責任人。
3.2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
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和資產管理人員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業務水平,相應的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使采購信息、配置信息、使用信息、報廢信息等這些國有資產的管理信息都歷歷在目,清楚明了。定期并及時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使用的各項信息進行分類匯總更新,要最大程度的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價值和利用價值,盡可能減少國有資產的閑置浪費和財政資金的流失浪費。
3.3運用科學的采購管理方式
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方面上,應當嚴格按《新預算法》規定,先編預算再采購,未編預算不采購的原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應與本單位本人所履行的職能職責需要相適應;堅持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從工作實際出發,從嚴控制,合理的科學配備。
3.3資產財務管理規范化
國有資產的管理應強化資產財務管理的規范化。首先,建立國有資產核算的總賬、明細賬、序時賬、備查賬和資產卡片賬,并認真做好國有資產卡片的登記和記錄。其次,建立國有資產購置管理,對內部轉移資產及資產處置的審批制度,必須做到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
結束語
我國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目前就國有資產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改革,并在國有資產的使用和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暴露出在舊的管理體制上國有資產管理的諸多問題。作為國有資產使用人的行政事業單位,應及時改變舊的傳統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并運用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模式,以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利用。
【參考文獻】
[1]高云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財經界,2017,(04).
[2]董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踐問題與強化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7).
[3]羅菲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強化措施 [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4).
[4]胡智輝,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J].財會學習,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