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芳
摘 要:2017年9月,德勤財務機器人橫空出世,迅速將“智能財務”“共享會計”推向了“共享”的又一個高峰,在“互聯網+”時代,“共享”事物已風靡全國,多個行業深受影響。本文通過闡述我國“共享會計”的產生背景,分析其存在的優勢特點,對傳統會計形成的沖擊、影響,然后提出會計人員的幾點應對措施,以期對我國企業會計的創新與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 ;共享會計;探討研究
在過去的2017年里,最熱詞匯當屬“共享”,幾乎是全民參與到了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WiFi、共享租衣等大潮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的共享經濟,在“互聯網+”時代里,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多個行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對于眾多傳統企業和數以萬計的會計人員而言,“共享會計”的產生,將“共享”引向了經濟巔峰,給傳統的財務和管理會計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共享會計的產生背景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物質資源愈加充足豐富,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與日俱增,繼共享單車、汽車之后,共享WiFi和共享睡眠也興盛起來,共享模式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生活與對新生事物的認知。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的共享經濟,在“互聯網+”時代里,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多個行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共享會計應運而生,在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影響著傳統會計的發展。
共享會計的優勢
快捷高效
隨著共享經濟鋪天蓋而來,共享會計應運而生。其特點體現在方便快捷。在“互聯網+”時代,公司對所需的會計人員可以現用現找,舉例說明,打開手機,找到共享會計的APP或公眾號,在其中選擇公司所需要的會計人員,或是需要辦理的會計事務(會計核算、記賬與工商、稅務等事宜),按照相關要求,提交有關材料,預約之后就可以享受相應的會計服務,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此外,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產品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德勤財務機器人的誕生,給人們帶來震撼的同時也引發思考。大量、簡單、重復的基礎會計工作,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被“小德”之類的財務機器人代替。據德勤方面實踐證明,財務機器人在增值稅發票管理中的工作效率是普通財會人員的兩至三倍,而其開票效率更是提升了75%,還有關鍵的一點是機器人可以實現7×24連續開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提高了精準度。
節約成本
簡單重復的基礎性工作,是大多數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眾所周知,會計人員每到月底與年末就非常忙碌,而平時相對清閑。公司聘用大量會計人員,必然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薪酬,增加管理成本,而共享會計能較好地為公司排憂解難。用人單位在保留固定專職會計人員的同時,可根據需要,在互聯網上迅速找到合適的目標,即兼職會計人員。他們的薪酬一般是按照小時或天數計算,這對公司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其管理成本將節省一部分,可以用來進行擴大再生產,或是繼續投入創新研發,更顯經濟便利。海爾公司于2006年就開始著力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十年時間,在公司從事基礎會計的人員減少了80%左右,極大地降低了員工雇傭成本。
共享會計的缺點
對企業真實情況的了解不夠
因為兼職會計都是隨用隨叫,并不是長期待在企業里,所以對企業的長期財務狀況并不了解,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財務方案,只能做普通的賬務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業務范圍。而財務預測和判斷、投資方案的規劃設計,對企業發展前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兼職會計因為不具備對企業真實狀況的了解,所以往往不能從企業根本利益出發,為企業做出長遠規劃和謀略。
人員素質難以保障
一般而言,企業中普通會計人員的錄用,都是經過筆試、面試、層層把關后篩選而決定的,所以企業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還是比較了解的。但是對于兼職會計來說,就不是這樣的。企業在招募兼職會計的時候,大多只能根據網上提供的有限信息來判斷,一般無法做到實際考察和有效監督。因此會導致有些魚目混珠的非專業會計人員趁機鉆空子,而且如果企業在實際財務工作中沒有及時發現這些人,那么很有可能會給企業造成損失,甚至是無法估量的經濟危害。
無法實現有效的管控
當前,我國法律對共享經濟的監管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原有的全職雇傭關系,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監管起來較容易。而一旦大量雇傭兼職會計,一方面企業實行代扣代繳的職能減弱;另一方面,工資流到個人手中征收起來工作量加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國公民自主申報納稅的意識還普遍欠缺,這也加大了征收的難度。大量的稅收流失,會給國家帶來很大的財政損失,所以這也是共享會計在現階段存在的一種潛在風險。
會計人員的應對措施
共享會計的誕生依然動搖了傳統的會計格局,傳統會計人員面臨如此境遇,能否及時做出反應,將關系到未來的職業生涯。
看清形勢,認清自己
識時務者為俊杰,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站在了機遇的風口浪尖上,憑著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所以判斷當前行業的發展形勢,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在應對職業危機時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每個人都要提前樹立起職業危機意識,不管是財務人員,還是傳統的手工業者,都要擺脫依靠單一、基礎的技能吃飯的方式。每一個依靠簡單的技能吃飯的人,都要不斷地學習,探索新的東西,拓寬技能領域接受系統的培訓,進行專業的、深層次的學習對自己晉升為高級財務人有很大的幫助。讓自己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這樣才能在危機到來之時不至于因為能力欠缺而被替代淘汰。
加強學習,轉變職能
在共享會計的管理模式下,會計核算、納稅申報、報表編制等基礎重復性的工作被標準化、流程化,普通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高職畢業的學生,因為在學校已有相應的經驗,所以能夠很快學會并接手辦理財會工作,因此財會人員應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業管理會計領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不會被淘汰。目前我國也正面臨著經濟轉型的問題,過去重視財務會計,如今管理會計成為關注重點已是大勢所趨,所以會計人員必須加強學習,適應職場多變的環境。
提高分析、決策能力
分析能力即看透報表,輕松把控風險的能力。會計人員通過賬表可分析出很多的財務信息,因此,合理準確地分析和評估風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決策能力,即準確評價項目優劣,快速提高決策的能力。工作中,財務人員要承擔財務管理者的責任,根據經濟大環境判斷競爭對手的狀況,再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為企業的短期、長期項目決策提供參考和意見。
不斷思考,完善自我
共享強調開放,共享會計提供的會計賬務處理、納稅籌劃和報表分析等服務必然也是開放式的。 “互聯網+”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方法,也在挑戰和顛覆我們的傳統思維和習慣。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熊磊.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會計之友,2015(08).
[2] 曹磊.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6(08).
[3] 歐陽筱萌.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財務共享模式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4(04).
[4] 張娟娟.企業集團會計信息化共享服務模式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22).
[5] 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