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會計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并非單向的,而是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會計保障資本市場健康運行,資本市場促進會計發展。現階段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從企業、投資者及第三方加強監管和教育,才能正確地處理好會計與資本市場的關系。
關鍵詞:會計;資本市場;披露質量;資源配置
會計保障資本市場的運行
資本市場其實是一個產權交易場所,而會計在此類產權交易活動中本能地扮演著保護者的角色,其中復式簿記理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外部監管、現代會計信息理論的出現和發展都推動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
會計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
會計對資本市場資源的配置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會計信息是否對稱以及質量水平都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進而影響整個市場以及國家的宏觀經濟。信息完全對稱時,投資者可以獲得上市公司所有相關信息,利于其進行有效的識別和評估企業價值,市場上收益率高、成長性好、發展前景大的企業將毫無疑問得到投資者的青睞,部分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則遭到淘汰,進而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當信息無法達到完全對稱時,投資者對企業的評估將存在偏差,資本市場上的資金流向未必會朝著優質企業流動,資源配置狀態也無法達到最優。會計信息的高質量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等。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越高,信息不對稱程度越低,投資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和套利風險也越低,內幕信息獲利空間減小,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利用度也將提高。因而,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促進投資者進行理性決策,提高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相反,低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將誤導投資者決策,或是因無法做出理性決策而進行投機行為,這不僅增加了投資風險,也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最終會影響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資本市場上各方參與者,包括政策制定機構、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本身都可參與信息披露的干預活動,促進信息披露質量的提升。
會計與股票價格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依據股票定價理論,股票的價值取決于企業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折現率。會計盈余信息往往能夠提供企業過去收益的信息及其他經營情況,據此通過預測可以估算未來股票價值,理性的投資者將資產配置在未來收益高的公司股票上。但分析我國的資本市場,股票價格和會計盈余之間存在十分顯著的背離,看似無法支撐該理論。影響股價的會計信息還包括每股凈資產、每股現金流量和其他會計信息,現實情況下股價波動還要受到市場反映的影響,這是資本市場的一種特有現象,但不符合價值規律。如會計政策的變更也可能引起市場對公司認識的變化,這些信息最終會引起會計收益信息的變化,進而影響股價。
資本市場促進會計的發展
會計于資本市場并非單向的保障關系,資本市場的完善也促進了會計的發展。證券的出現意味著完整的資本市場的形成,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種體現產權關系的收益獲取權利和支付責任契約的產權法律證書(汪良忠,1997),因此,資本市場是一個產權交易場所。不同于傳統的產權形式,證券具有高度的流通性和可度量性,對產權分解的需求更加廣泛,這種產權分解促進了資本市場的投資活動,但若要達到資本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還需要會計的保駕護航,要求有與之相應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控制體系。從歷史上各個時期來看,資本市場越發達,會計保障基礎便越重要,會計信息和監管的作用越明顯,會計發展得也越快。
資本市場發展早期,產權的維護和控制活動對會計提出了新要求。資本市場的萌芽需要會計準確核算公司的資本和收益,也需要會計信息來保護產權人的利益,更需要切實可靠的會計管理。資本市場參與者依靠會計信息而不是憑空臆測作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投資決策,也只有合格的會計才能夠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在這種環境下,更為先進的會計方法——借貸復式簿記便在歐洲誕生了,在會計史上踏出里程碑式的一步。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敦促簿記理論日趨成熟,但也并非都是一帆風順,18世紀初歐洲的資本市場與會計發展嚴重不協調,最終金融市場面臨崩潰。20世紀中后期出現金融市場證券化、證券交易多樣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等新特征,衍生工具的出現對傳統的會計理論發起挑戰,資本市場國際化也對會計標準的協調統一作出要求,IFRS、US GAAP等各大會計準則的相繼出臺及完善無疑對資本市場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會計要如何適應資本市場的發展依然是一個永遠的課題。
政策建議
加強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資本市場中企業是重要參與者,企業的發展將有效推動整體資本市場的發展,因此,只有在微觀層面上企業做好誠信披露會計信息,市場才得以有序發展。在企業層面上應強化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提高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明確其隸屬關系和人員職責配置,把好會計信息監督審查關,從企業端源頭上解決問題。企業要實事求是,依靠誠信和業績在資本市場建立良好的形象以得到投資者青睞。
加強投資者教育
對投資者的教育往往被資本市場所忽視,但他們的投資意識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造假會計信息能否達到預期目的,若投資者意識淡薄、習慣投機,則虛假會計信息在需求端就得不到該有的控制,反而可能會助長不良風氣。引導投資者重視企業會計盈余和會計質量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投資者只依靠短期買賣價差獲利不是長久之策,投資決策還是應該回到本位。新會計準則明確了受托責任觀,在引導教育投資者方面做出了努力。
加強第三方監督規范
這里所指的第三方不單是政府機構等監管者的角色,還包括獨立審計機構。我國在完善會計準則、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等法律法規環境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依托監管者和市場之間的不斷配合。政府不僅要加大對企業依靠會計信息進行盈余管理的懲處力度,增加違約成本,同時要避免過度干預市場,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監管上,尊重資本市場的客觀發展規律。獨立審計機構的核心是獨立,必須確保其本身的獨立性不受侵害,提高獨立審計的質量和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完善獨立審計準則體系。
結語
會計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密切關系,會計的進步離不開資本市場在成長過程中對其提出的革新要求和為其提供的發展機遇,資本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會計的保駕護航。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起步較晚,沒有歐美國家的資本市場成熟,但會計理論和實務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會計準則。在會計準則的實施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尚需對各種制約因素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以達到協調發展會計與資本市場的目標。在我國市場發展越來越規范的大背景下,未來會計與資本市場的聯系將更加密切,對兩者之間協同發展的研究也將更深入。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郭道揚.論產權會計觀與產權會計變革[J].會計研究,2004(02).
[2]孔原.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關系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2(05).
[3]李國運.論資本市場與會計的演化關系[J].會計研究,2007(05).
[4]胥朝陽,劉睿智.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嗎?[J].會計研究,2014(07).
[5]張波濤.會計信息質量、制度環境與資本配置效率[J].財會月刊,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