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摘要: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目前在各種類型的企業之中都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并且各個企業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戰略成本的管理。但是在應用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與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在本論文中,我主要就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戰略成本
一、企業戰略管理的內涵
在日常的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執行的各項具體的策略,如生產計劃、營銷計劃等,都可以稱之為企業的戰術管理。戰術管理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與之相對的,一家企業的戰略必然建立在長期性和全局性的格局上。戰略可以稱之為一種決策,是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內外部環境綜合分析下,找到環境中的機會與威脅,以及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選擇合適的公司層戰略、業務層戰略。
在企業發展初期,往往由于資源的局限,缺少對企業戰略的規劃,而將眼光放在具體的短期的決策和計劃之中。等到環境發生變化,或者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出現了發展瓶頸,企業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才進行戰略上的重新規劃與重新界定,這是就需要更大的成本以及更多的精力來保證戰略的有效性。因此在現有的企業管理之中,戰略管理作為一種統籌的系統的管理思想,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起來。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內涵
企業成本管理這一內容在管理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成本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對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開支進行計劃、決策、組織和控制,以保證在較小的經濟投入下能夠取得較大的經濟收入。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最為主要的成本內容包括人力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等。成本內容的劃分并不是統一固定的,而是根據企業經濟活動以及業務組成的不同進行相應的劃分。例如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相對于傳統企業,其成本構成的主要部分來源于研發成本以及營銷成本。而在制造業中,生產成本則占據了主要內容。
目前,關于成本管理的理論成就和實踐應用較為廣泛,我國企業對于成本管理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手段也更加高效化。
三、企業戰略成本管理
(一)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
綜上述,我對企業的戰略管理以及成本管理進行了簡要的討論,由此可以引出對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部分認識。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實際上就是企業的戰略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集成。當企業進行戰略制定或者戰略調整時,都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因此在此過程中的成本管理能夠更好的利用資源。并且企業的戰略管理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事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就更需要進行成本管理來減少戰略制定以及調整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內容
企業戰略成本的內容就是在企業實行戰略管理過程中所有環節的資源耗費。因此,我們必須先對企業戰略指定的流程進行簡述。在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環境分析,通過對外部環境的分析,找到企業的機遇以及威脅,通過對企業自身的分析,找到企業的優勢以及劣勢,然后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以便于為接下來的戰略制定提供信息依據。其次,就是進行戰略規劃。在戰略規劃過程中,分為基于整體的公司層的戰略規劃以及基于各個業務部門的業務層的戰略規劃。最后,在完成從上到下的戰略規劃之后就開始進行戰略實施行為。戰略實施依靠組織架構的變革、企業文化的變革、制度的變革等多方面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系統的管理行為。不管是上述的環境分析,還是戰略規劃、戰略管理,都需要耗費人力資源、財務資源、信息資源,甚至還會引發原有的成本支出的改變,因此戰略管理的成本不僅僅是其本身的資源耗費量,更是對于現有的未來的企業資源的影響量。根據這一概念,可以將企業戰略成本分為人力成本、資金成本、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等。人力成本以及資金成本在理解上較為簡單。機會成本就是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由于選擇以及執行了這一戰略,而所放棄的其他戰略計劃執行后所帶來的收益就稱之為機會成本。機會成本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我們在戰略制定過程中,要確保自己選擇并執行的戰略是最優的。戰略不管是制定還是變革,都需要觸動原有的利益方的利益,需要變革一定的組織架構,因而就會產生財務變動以及人事變動。這些變動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使企業原有的投入化為烏有。
四、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應用中的問題
(一)管理方向的單一性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與領導方式最為根深蒂固。在企業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也是如此,戰略的制定往往由企業高層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會脫離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因而最終的戰略制定缺乏一定的適應性以及實踐性。在戰略制定本身不完善的情況之下所進行的成本管理,也帶有明顯的行政色彩,上級向下級不斷施加壓力以及指標,從而迫使管理任務的完成與達標,這樣的成本管理是缺乏可持續性與有效性的。
(二)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形式化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形式化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意識上的形式化,二是行動上的形式化。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會過多關注短期的戰術的制定,而忽略長期戰略的制定。長此以往,戰略成為一個形式化的空泛的概念,因此其成本管理自然也受不到管理者和財務部門的重視。其次就是行動上的形式化。不管是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計劃、決策、組織還是控制環節,都缺乏完善的流程支持、技術支持以及制度支持,因此在具體行動中,往往只是走個過場,沒有發揮實際性的作用。
(三)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手段效率較低
企業要想能夠有效的制定戰略規劃,就需要高效率的信息手段。只有通過科技化的方式收集各種所需的內外部信息,才能幫助企業制定快速和有效的戰略。同時在戰略成本規劃中,也需要各種管理手段,但在現有的企業環境中,這些管理手段還是較為傳統的人為經驗的管理,沒有進行信息化、數字化的變革,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與科技的發展。使用落后管理手段的戰略成本管理不管是信息整合分析還是行為實施都具有一定誤差性和滯后性。
五、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雙方向的管理方向
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并不是單獨的管理者一人或者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整個企業中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想使戰略成本管理能夠發揮作用,就要將自上而下的決策方向與自下而上的決策方向相結合起來。只有管理者知道下屬的真實情況,才能夠制定可執行的工作安排,只有員工實際參與了管理活動才能將管理行為落實到實處。
(二)實質性的管理方式和思想
首先,管理高層應該轉變對于戰略規劃的態度,真正重視起來企業的戰略管理以及戰略成本管理。只有領導者的思想進行了轉變,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其他人的認知的進步。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戰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進行實質性的管理行為。其次,就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流程要劃分得當,只有分類合適,才能對各個流程內部的細分環節進行管理和控制工作。
(三)高效率的管理手段的應用
現在的管理手段應該適應現有的管理環境。因此,在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中,可以使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進行人為經驗管理的輔助。信息管理是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板塊。在使用了信息化的科技手段之后,信息的收集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后續的分析工作就能夠由電子系統來完成,減少了人工工時的耗費以及錯誤的產生,提高了信息管理過程的及時性、全面性和精準性。同時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成本管理的軟件來進行線上操作,這樣能夠大大減少簡單工作的時間浪費,將工作時間轉移到管理重點上。
六、結束語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不管在理論依據還是實踐手段上還有很長一段發展路程。中國的企業也要不斷在具體實踐中創造出符合企業自身特色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理論和手段,以便獲得競爭過程中的核心優勢。
參考文獻:
[1]李愛華.我國鋼鐵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4 (49).
[2]潘宇,陳云峰.價值鏈分析在發電企業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06).
[3]王瑋.基于價值鏈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初探[J].當代會計,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