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艷
摘要:基于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并產生了一些變化。就目前來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實施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加強管理便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本文將對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手段展開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
與其他企業相比,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內控管理中還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據此政府部門應對相關政策進行制定,通過管理體系的完善促進其更好地發展,為人民提供高質量服務。筆者將分別從:內控管理與財務內控相關概述、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新形勢下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對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內控管理與財務內控相關概述
內控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內容之一,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水平,據此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應對相關經驗加以總結,美國理論界于1992年對內部控制定義進行了明確,為確保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還需采取相關手段,如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科學合理的法律、運營的效率及效益等,為確保經濟體制改革的有效革新,擴大改革開放應對服務型政府加以建立,從而確保公共財政領域配套改革的有效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指財務人員通過財務制度、財務計劃目標、財務定額、財務法規來指導資金運動(現金流轉、日常財務活動),確保財務目標的實現。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組成內容,財務控制始終處于核心地位,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構建中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開展,對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這也是企業現代化治理的需求。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構建中應遵循相關原則,即:合法性原則、整體性原則、針對性原則、一貫性原則、適應性原則、經濟性原則、適用性原則及發展性原則。
在財務內部控制構建中應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主,在其范圍內制定可行的內控制度,此外財務內控制度通常會涉及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各個方面,不僅要側重于企業短期目標,同時還應符合企業長期規劃,并與企業其他內控制度保持有效協調。
為確保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實施,還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針對其弱項環節來采取有效對策,對各個管理環節加以控制,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水平的提升。此外還應將企業的發展及宏觀政策考慮其中,對競爭者動向有效洞察,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可進一步提升風險防范意識,確保財政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有效實施,促進財政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加強政府監督嚴格化執行、有效完善管理體系,詳情如下。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中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與風險防范工作的聯系進行了科學規定,與普通企業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要點主要集中于會計、服務之上,有效識別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節點,將重點一一排除,確保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近年來我國財稅改革力度不斷深化,在財稅改革過程中應對單位改革職責予以明確,確保管理流程的科學化及合理化,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內控水平,確保財政工作的精細化發展。與此同時還需對事業單位內部資源有效整合,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會計、預算、財務等內容有效監管,促進內部管理的合理化及規范化發展。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資金使用現狀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工作效率,據此提升資金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以此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職能建設力度,為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奠定基礎。就目前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還存在諸多漏洞,例如:確保有效的執行力、資金預算缺乏系統性、管理弱化趨勢顯著,在這種情況下,應確保資金管理的合理性及科學性,使政府職能得以落實。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下屬單位,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因此行政事業單位不僅兼具服務職能,同時具備公益職能。此外還會涉及管理權力。如若缺乏監督機制及制約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權力制約便難以形成,從而導致各種腐敗行為的發生。
另外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還需健全的管理體系,對相應管理目標進行制定,對管理體系加以完善。確保各個管理環節更加明確,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量水平,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三、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對策
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有效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大內部控制管理力度,對會計控制體系予以完善、促進財會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健全、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詳情如下。
(一)對會計控制體系予以完善
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首先應對會計控制體系進行建立,為其提供科學保障,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基礎,如若忽略了這一點便無法將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發揮出來,導致事業單位人員職責難以明確,不利于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據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對會計控制體系予以完善,對各個環節加以控制。
(二)促進財會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財會人員作為至關重要的參與者,其素質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單位的持續性發展,換言之,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素質水平高則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確保內控機制的有效運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使行政人員監督意識及與執法力度逐漸增強,確保行政人員行為的有效規范,進一步提升其素質水平。
(三)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健全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作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可起到保護事業單位財務的安全性,同時還可提前預測行政事業單位運行中的各種風險,另外還可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數據分享,確保預警數據與行政系統數據的有效結合,確保數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基于這種情況下,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還應提升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力度,對執行過程中加以關注。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執行作為生命力,在制度執行中及時發現漏洞與缺陷,并采取針對性策略。另外還應對財務內控自我評價及監督機制加以完善,對財務內部控制衡量標準加以建立,確保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及客觀性,降低隨意性與主觀性。通過自我評價與監督機制可確保制度的實施效果的實現,增強內審獨立性。
(四)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
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需對財務工作管理不斷強化,加強各人員對該環節的認識與理解,同時也是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應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競爭力。從現階段情況來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及時改善便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發展水平,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大改革力度,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對工作指導標準加以完善,并構建一支高素質行政小組,確保財務工作的有效實施。
四、結束語
基于新形勢下,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還應加大內部控制管理,它制約著事業單位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政府服務水平與質量的體現。為確保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應對會計控制體系加以完善,進一步提升財會人員自身素質,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加以健全,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榮日霞.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 (20):242+244.
[2]肖敏.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財會學習,2016 (18):245+247.
[3]趙純.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J].財會學習,2016 (10):221-222.
[4]孫玉梅.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J].當代經濟,2016 (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