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燕
摘要:我國在近些年來對藝術教育在校園中的開展十分看重,各大高校在進行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也將藝術教育列為重要部分,尤其是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因此,舞蹈形體訓練在高校課程中受到了重視。舞蹈形體訓練作為目前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是具有很強的積極性,例如能夠對學生的形體進行改善、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等。本文首先對形體訓練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然后探討了舞蹈形體訓練的教學措施希望能夠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形體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舞蹈形體訓練 作用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J7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0-0149-02
一、舞蹈形體訓練的重要性
形體首先是一種健康的體現,同時也標志著一個人的活力。高校學生由于正處于形體變化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形體進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形體的先天因素只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以及影響,最為主要的還是依靠后天的訓練。
通過舞蹈形體訓練,可以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鍛煉心肺功能,讓學生的血液循環得到促進,改善身體的亞健康的狀態。除此之外,還可讓高校學生自身的審美意識得到提升,以及增強藝術涵養。
舞蹈形體訓練課程,就是對學生的體態以及身體形態進行訓練,構成形體的基本要素是體態和姿態,其中體型主要是對人的靜態形體美進行展現,而姿態則與之相反。舞蹈形體訓練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身體形態更加勻稱和諧,讓學生的姿態以及動作更加具備美感。
在舞蹈形體訓練課程中,所采取的訓練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通過單項訓練例如腰部、腿部以及手臂等,對形體進行鍛煉。對學生進行舞蹈形體訓練,可以讓學生的反應力以及判斷能力都得到提升。自主要原因則是由于舞蹈形體在訓練的過程中,對反應速度以及韻律幅度等要求比較高,教師在指導學生對要求的動作進行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將節奏以及動作的準確性進行結合,從而讓學生的身體姿態得到規范化培養,更好的對形體要領進行掌握。通過一定時間做舞蹈基礎訓練,能夠對練習學生的重心升高、拉長腿部線條以及手部線條,提升臀線,讓臀線變得更加優美。另外通過舞蹈訓練中的拉伸訓練,還可以讓學生感到背部肌肉線條以及胸部肌肉線條拉長,有一種提升的感覺,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的打直身體,使之上身提拔,從而達到對形體進行塑造的最終目的。
在進行舞蹈形體訓練的過程中,柔韌性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舞蹈動作中,對于學生的力量以及柔韌性的要求都比較高。而大學生群體由于年齡的原因,除非有較好的舞蹈基礎,否則在柔韌性這一塊是比較差的。對于沒有基礎的學生而言,柔韌性的訓練是一個非常難熬的過程,經過柔韌性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毅力。舞蹈形體訓練中的基礎訓練,主要是通過肌肉的內在對抗進行完成,利用開、繃、直、立等,讓肌肉纖維的收縮性能以及身體的柔韌度得到提升。另外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系統進行調節,形體訓練是建立在身體訓練之上的。我們都是知道,身體訓練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讓心率在正常范圍內上升,大腦供血量也會因此增加,消除學生的腦部疲勞,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大腦反應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提升大腦自身的調節功能,促進學生理解能力以及記憶能力的開發,讓學生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焦慮等負面情緒得到有效的宣泄。
二、舞蹈形體訓練的教學措施
(一)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
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選擇性是多樣化的,但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舞蹈基礎,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因為難度過高,而對舞蹈形體訓練產生抵觸情緒。為了讓這一情況得到有效的改善,應該擴大形體訓練的選擇性,讓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擴展舞蹈訓練應該站在學生的需求以及興趣上,只有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才能讓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都非常廣泛,因此課程開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開展,例如拉丁、恰恰、爵士等。這些舞種都比較大眾化,并且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看到練習的成果,每一次的練習都可以看到新的進步,如此一來更加能夠讓學生堅定練習的決心。
(二)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制定
舞蹈形體訓練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形體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實際基礎進行考量。舞蹈教師的專業性非常強,因此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經常會錯誤的將自己覺得毫無難度的動作已及訓練交給學生做,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在教師看來非常簡單非常基礎的訓練讓學生叫苦不迭。造成這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正確的考察。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計劃,凸顯舞蹈形體訓練的教學成果。適當的對相關要求進行降低,務必在訓練過程中確保其合理性以及科學性,避免因訓練失當,造成學生受傷的情況發生。
學生對于學習所看待的點是不一樣的,部分學生是為了外在體現,部分學生是因為對其內在含義有了初步了解,從而對此萌生興趣。教師在進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兼顧舞蹈訓練以及內涵普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美化形體,又能了解到理論知識。例如教師在教習爵士的過程中,還可以講解爵士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的重要轉折點,爵士如此西方化的舞蹈,在中國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等。很多學生在了解其發展歷史以及發展根源之后,會對其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保持充分的熱情。由于大部分學生的舞蹈基礎都非常差,甚至是零基礎,教師在教習的時候,應該注重講解以及示范的重要作用。動作示范在舞蹈練習中,是一種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動作示范,讓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加深。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需要反復示范。教師應該在示范的過程中,保持充分的熱情,并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次教學也是一種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舞蹈形體訓練中,雖然大部分學生是在同一起點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開始出現差距,其原因是不同的個體肢體協調性不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賦。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注意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熱情和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隨著學習時間的加長,差距不斷增加,部分進度慢的學生學習下積極性會受到打擊,消極對待訓練。而進度快的學生與進度慢的學生進行對比,心理上就會進入一個相對舒適的區域,同樣影響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情況長期看來,對于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為了對此進行有效的解決,應該進行分層次教學,將學習進度快、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的教學難度進行適當的提升,而對于學習進度慢,以及基礎差的學生降低訓練難度,并增加練習時間。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集體授課,個別輔導的方式進行。該方法是在進行集體教學對動作大體規范,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將不規范的地方逐一指正。如果個別學生對于某一動作的練習始終不得要領,那么教師就可以進行單獨輔導,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對相關動作進行練習,對癥下藥。還可以讓練習效果比較好的學生對同學進行輔導,學生之間沒有年齡差,溝通起來更加有效,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相互提升,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團結互助精神養成,在踏出校園,進入職場之后,能夠對個人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幫助,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語
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高校大學生進行舞蹈形體訓練的必要性本文已經做了簡要的分析,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 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例如對專業性學生以及非專業學生、稍有基礎以及毫無基礎的學生在訓練中進行區別對待等。另外在訓練課中所選擇的訓練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合理的訓練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訓練信心,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解,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與美的欣賞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訓練,對學生的身體進行保護,讓舞蹈形體訓練的最終教學效果能夠良好的呈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孫婕.高校形體舞蹈課的學生心理需求與教學實踐[J].藝術探索,2010,(03):96-101.
[2]汪超.高校形體舞蹈教學的實踐探討[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96-97.
[3]郭峰,詹豐竹.非舞蹈專業大學開設芭蕾形體課程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3,(02):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