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
摘 要:動產抵押是企業融資渠道之一。廣東動產抵押在國內位居前列,動產抵押數量與城市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珠三角地區遠高于粵東西北地區。廣東動產抵押以內資企業為主,外商投資企業居次,主要分布在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以低營業收入和中等營業收入規模的企業為主。
關鍵詞:企業融資;動產抵押;實體經濟
廣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中小企業是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主體。然而,融資難一直是制約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動產抵押將擔保權能和用益權能相結合,拓寬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有助于緩解企業資金的短缺問題。
一、廣東動產抵押現狀
2000~2017年,廣東動產抵押經歷了從平穩到快速增長再到下降的過程,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和動產抵押登記金額居于全國前列。2006~2014年,廣東動產抵押發展進入上升通道,登記份數呈較快增長;2014~2017年,呈現下降趨勢,登記份數和登記金額降幅較大;2017年,廣東動產抵押登記份數比2014年減少37.51%,動產抵押登記金額比2014年減少63.04%。
從動產抵押登記份數看,2000年廣東占全國3.53%,居第十二位,2011年上升到全國第三位,占比8.5%,2017年降到第四(6.70%)。
從動產抵押登記金額看,2000~2015年,廣東占全國比重為10%左右,居于全國前三名,2016~2017年占比下降,僅排第五位。
二、與其他省、市動產抵押比較
總體來看,廣東動產抵押工作開展較好,雖然活躍度低于江蘇、浙江和山東等省,但登記數量仍屬全國前列。
(一)廣東動產抵押活躍度低于江蘇、浙江和山東
2000~2017年,江蘇、浙江、山東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始終處于全國前5名的位置,而廣東從2008年開始進入前5行列。經濟發達的北京和上海歷年來登記份數在全國排名20之后。
(二)廣東動產抵押金額處于較高水平
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四省企業動產抵押登記金額較大,占全國比例高于5%,位居全國前5。由于北京、上海企業動產抵押登記份數較少,相應的動產抵押登記金額在全國排位較在10名之后。
三、廣東各地級市動產抵押比較
廣東各市發展動產抵押情況不均衡,與城市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珠三角地區遠高于粵東西北地區,但是動產抵押登記數量占比呈下降趨勢,而粵東西北地區動產抵押登記數量占比逐漸上升。
(一)珠三角動產抵押占據主要份額但呈下降趨勢
2013~2017年,珠三角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占全省七成以上,金額占全省六成以上,佛山、廣州、東莞處于前5位,惠州排名靠后。從發展趨勢看,珠三角動產抵押登記數量占比呈下降趨勢。2013年,珠三角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占比達到全省的81.85%,動產抵押登記金額占比為89.61%;到2017年,份數占比下降到73.31%,金額占比下降到66.03%。
(二)粵東西北動產抵押呈上升趨勢,但與珠三角仍有較大差距
從動產抵押登記份數看,2013~2017年,在粵東西北地區,只有韶關和清遠始終處于全省前10名的行列,揭陽和汕尾基本處于后兩位。從區域看,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占比持續增長(2017年粵西占比回落),其中粵北地區占比最高,2013年為10.64%,2017年達到16.16%。從動產抵押登記金額看,2013~2016年,粵東西北地區全省占比低于登記份數占比,這說明平均每份抵押登記金額較小;2017年,茂名抵押登記金額上升為全省第一,粵西當年的金額大幅上升至21.34%。粵西和粵北地區動產抵押登記金額占比增長較快,分別由2013年的2.84%和5.04%上升到2017年的21.34%和8.59%。粵東、粵北地區居于前列的汕頭、清遠占比在全省處于中游水平。
四、廣東動產抵押特征分析
以內資企業為主,外商投資企業居次。2013~2016,內資企業動產抵押登記份數占據八成以上,登記金額除了2014年占比65.02%,其余年份皆超過80%。其中,私營企業2013年占比達到七成左右,隨后開始有較大幅度下降,2016年占比不到40%。外商投資企業登記份數呈逐年上升態勢,由2013年的7.65%上升到2016年的12.9%,但是登記金額波動較大,2014年達到34.08%,其余年份為13%左右。個體工商戶動產抵押總體呈下降趨勢(登記份數由2013年9.24%下降到2016年4.68%,登記金額由2013年1.42%下降到2016年0.67%),農業生產經營者比重微弱,不足0.15%。
動產抵押登記人最多的是佛山,占比35.23%,其次是江門(14.75%)。農民專業合作社這類抵押人主要來自粵北地區,珠三角地區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和臺、港、澳投資企業。
動產抵押人主要分布在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63.05%的動產抵押人來自制造業,23.36%的動產抵押人來自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來自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抵押人占8.54%。制造業動產抵押人占比呈下降趨勢,由1996年85%下降到2016年61.6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抵押人占比呈波動上升趨勢,由1996年5%上升到2010年33.04%,但2016年下降到18.68%。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企業占比相對穩定,2005~2007年以及2014~2016年是其兩個高峰期,占比基本超過10%。
抵押人營業收入主要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規模。2013-2016年,營業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下的抵押人占抵押人總數的比重接近90%。低收入規模的抵押人占比呈現下降趨勢,由2013年32%下降到2016年20.18%;處于500~1000萬元和1000~2000萬元的抵押人比例大體相當,合計占比由2013年14.62%上升到2016年17.82%;3000~5000萬元、5000~8000萬元和10000~20000萬元的抵押人比例大體相當,合計占比由2013年19.23%上升到2016年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