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欣 張會仙 陳曉婷
【摘 要】:目的:分析康復護理模式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和預后功能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腦梗塞患者70例進行分析,根據干預方式的不同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性護理,實驗組選擇康復護理,之后觀察兩組患者認知能力和預后情況。結果: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患者在漢字詞認知、漢字快速比較、數值工作記憶、數字鑒別等認知功能評分上,實驗組顯著由于對照組(P<0.05)。結論:選擇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功能和認知功能,同時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患者預后良好。
【關鍵詞】:腦梗塞;康復護理;認知功能;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腦梗塞癥狀多是因為患者腦部長時間缺血、缺氧,從引起供血障礙,造成患者腦組織大量死亡,該癥狀引起腦卒中幾率達到了80%,這種情況多與腦血管疾病有關,比如:糖尿病、心率失常、高血壓等,該疾病多發人群是老年人,臨床死亡率和致殘率比較高1[1-2]。所以臨床治療主要以提高患者認知功能、改善患者運動障礙,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緩解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所以,本次研究收集我院70例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康復護理對改善腦梗塞患者預后情況的臨床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資料分析
本次分析的70例對象是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拾的老年腦梗塞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35例。所有患者的年齡是在62~75歲之間,平均是(68.4±2.4)歲,女性有30例,男性有40例;納入標準:(1)患者生命體征顯示均是正常的,病情在48h沒有明顯變化;(2)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腦出血患者,溶栓治療后出現腦梗塞情況;(3)有濫用藥物情況;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有比較價值。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選擇基礎護理,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藥物護理、適當運動、合理飲食結合心理護理等。
實驗組:采取康復干預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肢體康復訓練。a:患者在臥床期間,需要進行適當的床上運動或是簡單活動,保證肢體功能的恢復,避免患者肢體出現變形或是退化情況,每天2~3次,每次運動30min。之后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避免過度運動,這樣會使患者顱內壓增高,引起并發癥情況。b:在患者肌體能力恢復之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進行下床互動,協助患者進行走動、站立等活動,基本康復訓練包括:行走訓練、坐姿訓練、平衡訓練等。平衡:就是坐位平衡訓練,包括向前看、看天花板、抬離健肢、向后拿東西、拾地面的東西等活動。坐姿訓練:在護理人員、家屬等輔助下從床邊做起,獨立做起等;站立訓練:扔球、拍球、拾起物品等。(2)在早期康復訓練中也需要進行語言的訓練。對患者面部肌肉進行適當刺激,指導患者正確發音、對話,練習詞匯等;適當的讓患者加上一些面目表情、肢體或是手勢等進行語言交流,之后對患者進行聽、說、讀、寫等訓練,促進患者語言功能的恢復。(3)認識功能的訓練,讓患者認知一些無意義圖形,以及一些工作數字、快速識別漢字、數字鑒別等,提高患者的智能和認知能力。另外,輔助患者進行飲食、刷牙、洗臉等日常活動訓練。(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同時也要囑咐家屬多關心患者,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同時注意患者的合理飲食和休息,禁止使用一些辛辣食物,根據醫生囑咐進行身體鍛煉。
1.3 觀察指標
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SSS)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價;根據Bathel(BI)方法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按照認知功能評分標準分析患者的認知能力。
1.4 統計學分析
用軟件SPPSS18.0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結果
2.1 分析兩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缺損情況
實驗組患者經過護理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基礎認知功能評分
實驗組患者各項基礎功能認知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結論
腦梗塞是臨床發生率比較多的老年疾病,該疾病病程比較長,發病比較急,患有該疾病的患者有60%~80%左右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關節活動障礙等,也一小部分人出現心理問題,這些情況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等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給患者家庭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2[3-4]。認知功能障礙表現為患者出現血管性癡呆,出現抑郁情況,臨床采取康復訓練時,一般會通過加強患者的記憶訓練、知識學習等來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另外,也會結合一定的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3[5]。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和交流,以及家屬的關心,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提高康復訓練動力和信心,保證患者更快的康復。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經過康復訓練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生活能力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而且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情況,實驗組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康復訓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總之,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采取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神經功能,臨床效果顯著,患者逐漸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謝玉艷. 優質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及預后的改善作用[C]// 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臨床經驗學術研討會. 2016.
劉春嶺, 李慧, 張超,等. 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7(2):203-203.
Trutz J, Babe A, Babe K.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eatment Strategy Changes i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 Glycaemic Control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Romanian Journal of Diabetes Nutrition & Metabolic Diseases, 2015, 22(1):29-37.
張曉, 孫園, 于瑾. 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epc25、PF、TRF水平動態變化及其在早期病情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 山東醫藥, 2016, 56(27):8-11.
魏國蘭, 李保璽, 李文進,等. 補陽還五湯聯合川芎嗪對急性腦梗塞患者血液流變學及預后的改善分析[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7(3):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