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目前高考形勢下,要想讓理科班政治教學充滿活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創新教學形式,融入時事政治,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調動學生參與政治課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理科班;政治;興趣;創新形式
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傳授政治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高中政治學科是一個人對于政治認識思考的重要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知欲望,培養學生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程度,同時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這是我們每個政治教師的基本任務。
一、圍繞核心素養,依情施教
面對當下的高考,大部分理科生學習政治課的目的只是為了學業水平考試,而現在的學業水平考試選擇題占80分,學生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生活常識就可以通過選擇題達到過關的目的,因此,理科生思想上不夠重視政治課,政治課成了他們的放松課。面對理科生的這種實際情況,如果政治教師再聽之任之,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作為政治教師必須把思想政治課上成學生喜歡的正能量場所、思維的樂園、能力提升的平臺。
教師要從激發理科學生的興趣入手,引導他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將目光放長,認識到政治課與未來就業、未來生活的密切關系,設法創設情境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中央電視臺承擔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深入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成就,我和學生一起觀看《延續中華文脈》,增強了學生文化自信和國家認同,讓課本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知識不再抽象,做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再例如,圍繞“企業如何經營”,我結合中美貿易戰事件展開,通過大量的朋友圈評論信息以及視頻介紹的事件始末,引發孩子們的思考……孩子們思考了,這就是我們的政治課的成功之處。理科生更是將來創新的主力軍,未來的中國創新更需要他們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落實行動、腳踏實地的態度、深入思考的科學精神。
二、創新教學形式,立足長遠
1.政治教學必須結合時事政治把握時代脈搏,創新教學形式
引入時事政治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形式。信息時代的高中生有很多途徑獲得時政新聞,教師給學生機會去搜集資料發表見解,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內化知識,增長見識,提高學生政治解析能力、思考能力,還可以豐富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讓課堂變得富有活力,也有助于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政治課教學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十九大”精神進課堂。政治學科組集體備課,舉辦黨的“十九大”的知識競賽,讓學生了解“十九大”、學習“十九大”、自覺落實“十九大”精神。這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將生活與理論相結合,也使政治課教學有時代感,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的方式,更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
2.政治教學要重視情感教育
抒情式教學激揚青春活力,激發愛國情感。在《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中我截取了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中部分視頻,讓學生感受我國勞動者創造的偉大成就,體會勞動和就業的意義,做到理論與情感的統一。同時,視頻中的各種職業成就也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觀念。課上我設置“談談你”環節,有的學生深情地說:“中國人自主研發的中國科技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為中國制造做出我的貢獻。”有的同學說:“我國的強大速度讓世界震驚。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輝煌成就。這都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我及時點評這些中國超級工程源于體力、腦力勞動者的勞動,源于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無私奉獻。這是勞動者的結晶,是勞動者的光榮,勞動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源泉,從而讓學生更加明確勞動的光榮和就業的重要。有同學說:“只要你想怎么干,我們國家現在都有能力干成,將來我也要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我及時跟進“干”就是去勞動、去就業、去創造。吳××同學短小而精悍的十四字感受:“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獨到而精辟,我邀請學生一起朗讀。抒情朗誦這一環節并非我最初的設計,而是同學的發言打動了我,課上臨時生成的環節。抒情表達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激活了學生思維,有利于學生長遠的發展。
三、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做好引領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關注。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要將人人平等的原則貫穿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是我們教師堅守的原則。在理科生中,我們不僅要關心理科成績優秀的學生,還要關注中等成績的學生,更要關注學習績稍差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成績需要教師提高的學生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鼓勵,課后多找他們談心,讓他們懂得老師的關愛,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機會讓“中等學生”當“老師”。通過學生教學生的方式,提升學習效果。孩子們表現非常踴躍,認真履職“輔導老師”,理科班的孩子們主動組成幫扶帶動小組,每天提出任務清單,做到檢查、督促、交流探討。政治課涉獵的內容、學習方式都成了他們的樂趣。
政治教師要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堅定的政治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增強教育效果,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吳松年.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設計[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3]吳松年,莊永敏.思想品德新課程百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英]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著顏真,譯.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