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丹
摘 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會采取重復閱讀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現通過分析重復閱讀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完善重復閱讀語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重復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啟示
一、分析重復閱讀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提高閱讀流暢性
古語有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是流傳至今的讀書之道,也是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提倡的重復閱讀方式,就是對一篇文章、一本書進行反復的閱讀,面對浩如煙海的優秀文學作品,學生在每次的閱讀中都能獲得不同的閱讀感受,可以說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使學生不斷加深對讀物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更能領悟書中更深刻的含義。而且,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可以查漏補缺,防止出現漏讀而忽略了某處的文學精華,也使學生閱讀不再結結巴巴、磕磕絆絆的,而是越讀越流暢,越讀越有感情,這樣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激發創意潛能
在初中語文閱讀中運用重復閱讀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書籍內容的記憶,如果只對文章或書籍進行一兩遍的閱讀,只會獲得淺薄的記憶,隨后很快遺忘,只有重復閱讀,才能鞏固閱讀知識點,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另外,重復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在一次次的重復閱讀中,可以溫故而知新,使學生不斷轉換角度,閱讀到新的知識內容,并將已掌握的知識與新獲得的知識溝通聯系起來,深化閱讀,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新的創意潛能。
二、分析重復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重復閱讀是語文閱讀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必經之路,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首先,對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不認同和理解重復閱讀教學,一提起重復閱讀,就會覺著一直閱讀一樣的文章是在浪費時間,感到閱讀課堂比較枯燥無味,而且在一次次的閱讀中,逐漸消磨了閱讀興趣,從而產生比較疲勞、煩惱和無奈等負面情緒,使學生比較抵觸重復閱讀,難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另外,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教學模式比較陳舊,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而且采用的重復閱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較少,只是讓學生自己反復閱讀,從而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閱讀速度較慢,導致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較低。
三、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重復閱讀在初中語文中的閱讀教學
(一)采取多種重復閱讀教學方式,增強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改變以往單一的重復閱讀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式和分配式等多種重復閱讀教學方式,避免學生產生單調厭倦情緒,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持續的興趣。首先,集中式重復閱讀比較適用于短期的臨時性突擊閱讀教學,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不間斷地集中精神閱讀,有效提高閱讀的重復次數,形成規律閱讀,提高閱讀的速度,增強學生對讀物的理解和記憶效果。還有,在分配式重復閱讀中,教師要讓學生將需要閱讀的讀物有計劃地分期進行,合理分配好讀物的閱讀時間和相應的章節或段落,使學生的閱讀記憶力更加牢固,提高重復閱讀效果。
(二)重視重復閱讀的句子、情節和主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重復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閱讀過程,使學生從最初的體驗閱讀進階為學會閱讀,最終達到擅長閱讀的目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運用重復閱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獲得閱讀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重視重復閱讀的讀物細節,加強學生對讀物的句子、情節和主體方面的閱讀認識和理解。在重復閱讀中,使學生在重復不斷地閱讀同一句話中,越念越流利,提高語文語言能力,也要讓學生重復故事情節的閱讀,發現情節設置的規律,使學生掌握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和表達的內容,提高閱讀的動力和信心。還有,教師要帶領學生在主題方面重復閱讀,使學生理解故事所傳達的情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提高閱讀質量。
重復閱讀歷來都是語言教學的重要途徑,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和記憶規律。在初中語文閱讀中運用重復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讀物的理解,提高閱讀流暢性,而且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雖然在運用重復閱讀方式中存在著學生的閱讀興趣較低,不夠認同和理解重復閱讀教學,而且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較少,使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比較費時低效等問題,但是只要通過采取集中式和分配式等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加強重復閱讀的句子、情節和主題的認識和理解等措施,就可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閱讀轉變到主動積極閱讀,從而更加熱愛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崔磊,王穗蘋,趙娟,等.不同結構文章重復閱讀時主題轉換效應的眼動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4).
[2]徐珊珊.重復閱讀對我國高中生英語閱讀流暢性和理解力的影響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6.
?誗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