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新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教學的基礎學科,是初中生課程學習的重點。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透徹領悟新課程理念的精華,掌握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育教學模式,挖掘有效的數學教學途徑,努力為初中生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充分鍛煉初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激情,使初中生全身心投入初中數學課堂的學習中,為學生創建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有效;初中數學課堂;途徑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深知抓好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努力為初中生創建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是至關重要的,創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關系到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其意義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教學的重點,更是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培養的主要途徑。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既要學會相關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都能夠有所提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是擺在當今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任務,是目前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重點。
一、洞悉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特征
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就是指初中數學教師充分利用合理的數學教學理念,制定完整的數學課堂教學目標,依據初中生自身的特點,選取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數學教學方法,把數學教學內容正確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內容及時做出反饋。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是教師通過有效的指導,使學生自主接受數學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數學思維方面得到發展,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獲取體驗。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不是只面向那些學習好的學生,還要面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有效學習數學。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定理和公式,還要讓學生理解它們是如何得出來的,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索,增強他們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
數學學科的教學不單單是教給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去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帶領學生去感悟數學思想,正確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課堂有效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
二、分析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
初中生對事物的洞察力是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根基,學生通過他們自身的觀察力就可以自主發現數學知識中“數”“形”的特點,尋找到數學符號、字母、幾何命題、幾何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初中學生的觀察力還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息息相關。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數學知識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幾何的協調之美,極易產生較為強烈的數學求知欲望,為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例如,在初中數學勾股定理的學習中,證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不再是利用直角三角板去驗證,而是利用邏輯分析去證明,這也說明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三、探究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途徑
1.提高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意識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深知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抓好數學的有效教學十分重要。教學時數學教師要合理分析數學課本,運用較為合理的事例來講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使初中生學會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在上課之前,首先要對所教的數學內容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識,合理把握數學知識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講解的時候,以學生理解為目標,盡量選擇學生身邊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案例,促進學生的認知。
例如,數學課本中的復數、數軸、絕對值等知識,就可以選取學生身邊的實例進行教學。在講解代數式、公式、定理知識的時候,可以直接為學生點出數學教學的主題,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有經驗的數學教師知道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就是做題,通過練習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切記一點,這并不意味著要搞題海戰術。因為題海戰術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敵對情緒。因此,教師在布置習題的時候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習題,避免在課上用大量的練習來占據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時間。對于學生掌握較困難的問題,做好預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更好的效果。
2.加強學生觀察力及想象力的鍛煉
首先,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通過相關的練習題來訓練學生正確觀察順序和反復觀察的能力。在每次的中考試卷中,都會有一道題目考查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觀察能力。
其次,還要學好數學基礎知識,借助教學模型不斷拓展想象。例如,在學習兩圓的位置關系時,僅僅是觀察圖像很難發現實質性的問題,只有學會了基礎知識后,學生才真正建立了兩圓位置關系的認知。有些問題僅僅依靠基礎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具體的模型輔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直觀的形象事物為抽象問題設計模型,做好相互轉化工作。
參考文獻:
王陽平.新課標下如何創建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0).
?誗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