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輝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是由初中物理課程的實際教學需要所決定的。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問題意識培養,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模式、鍛煉學生學習獨立性與自主性的重要手段。同時,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際物理問題探究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技巧,從而進一步落實新時期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意識;策略
物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物理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神奇的物理現象,讓學生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初中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如果能根據學習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并帶著問題探索知識的奧秘,就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呢?
一、鼓勵學生提出疑問
與其他學科相比,物理知識相對抽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物理課堂就顯得尤為必要了。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情境創設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創設的情境中,教師可以將學生自身對于新知識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充分融入教學設計中,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問,從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同時,為了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也應盡量采取引導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發現情境中的問題,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壓力”概念時可提出:“為什么用筆尖戳手指比用筆尾戳手指疼?”此時,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筆尖比較尖銳,所以造成的痛覺會更加強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相應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并引導學生思考接觸面積與所產生的壓力效果之間的相關性。
二、聯系生活實際
物理是一門既源于生活又最終還原于生活的一門探究性科學,物理科學中蘊含的知識無一不與我們的真實生活息息相關。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物理知識時,可以將刻板的概念性資料與日常生活現象緊密結合,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提問。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液化”內容時,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進行具體教學,如在炎熱的夏天,戴眼鏡的同學從空調房走到室外時,鏡片上會出現一層薄霧;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上也會出現一層薄霧。這兩種情況大部分戴眼鏡的學生都應經歷過,但卻很少有學生明白這其中的物理知識。此時,當教師提出這個問題時,就能引發學生的討論,極大刺激了學生的求知心理。
三、結合教學情境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教師構建的教學情境對新知識進行探索研究。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獨立自主的學習獲得新知識。基于此,教師的任務一是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二是為學生及時提供處理相關問題的材料,引導學生提出探究問題。(1)結合原有認知,創設問題情境。很多物理知識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注意結合學生的原有認知及生活經驗創設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物體的密度》時,就可以根據學生之前所學的知識創設情境,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知識,同時還能引入新知識。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如學生會提出:“如何區別煤油和酒精?”“怎樣區分銅塊和鋁塊?”在學生提出這些問題之后,再組織學生對這一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從而引出密度這一新概念,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知識。(2)結合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一個合適的情境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情境的創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林江海積極性。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需要盡可能圍繞學生的興趣點來設計,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注重實驗教學
物理這門課,定理和公式非常多,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僅憑教師講解很難理解。實驗是物理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實驗,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有效學習。例如,在教學《分子熱運動》時,可以讓學生針對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形態下分子運動狀態進行分析,并通過相關實驗進行驗證,最后獲得結論:分子與分子之間不僅存在引力,還存在斥力。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還可以增加了一些自主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于有了操作體驗,因此就能夠提出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提出“既然分子與分之之間有引力,那么破碎的東西為什么不能自我復原?而這樣自由度較高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物理時變得更加有樂趣。可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在學生實驗操作之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是十分有效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具有思維含量的,學生在問題驅動下,能夠對相關的物理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對物理知識進行內化,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提升學生物理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只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那么初中物理教學效率自然也會得到提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好伙伴,教師同時也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問題、解決問題,并將質疑的方式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質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