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友
摘要: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數學是較為基礎的一門學科,且在學生初中學習階段占有中重要地位。由于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并產生心理障礙,嚴重阻礙今后的數學學習。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的應用對策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國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方法
在現階段的初中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具有較強的抽想象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充分跟掌握相關的學習知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的方式來獲取最終的數學答案,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性能力。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的應用對策進行分析,以期為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經驗。
一、合理利用小組
為了有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質量,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進行分組,以保證學生可以在同一競爭環境下公平競爭,同時將“組內合作、組外競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教學理念充分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達到讓學生自主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目的。在分組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組內成員進行分工,并且要求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充分了解自己需要肩負的責任,作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學生需要既要充分了解自己需要肩負的責任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要為小組的其他成員負責,促使學生在長期的合作學習中充分了解到“相互依存、促進、補充共同提高學習成績”學習理念的本質,為學生后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進行,初中數學教師應讓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優帶差,充分明確組內學生的位置,并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做到積極聽取同學見解并用于將自身的觀點表達出來,真實有效的參與到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中,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1]。
二、促使學生在合作中自主學習
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并初步了解課程知識后,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的自身優勢,向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所講授的數學知識在組內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在小組內部討論的過程中將問題的具體分析充分的體現在小組交流過程中,通過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尋求正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有利基礎[2]。此外,教師在結束課堂教學后應根據學生之間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差異,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層和練習,并依據學生的課后練習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指導,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導。當較低層的學生完成這一層應有的練習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逐漸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從而不斷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有效培養學生接受能力、思維能力、認知能力。教師在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時,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在課堂上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課后練習,使得學生可以通過組內學習、組內解題的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為今后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基礎[3]。
三、為學生創建思考平臺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創建思考平臺。只有經過不斷地思考才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并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加深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起到良好的鞏固作用[4]。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掘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思考與探索,而教師也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并為學生創設提問情景,引導學生根據數學教師所構建的問題環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并從中發現問題,使得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下得以顯著提升,在發現問題以后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相關的探索,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分析問題,最終獲取正確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將教學主題圍繞問題進行,充分激發學生內在驅動力,促使學生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抽形象思維等,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今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有利基礎。
四、在自主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第一動力,而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單純的使用理論教學一味的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模仿與記憶來達到學習目的,將會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與學習[5]。因此,數學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并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掌握數學相關的知識、解題技能及正確的思維模式,從而將課堂主體交還給學生,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而通過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彼此的合作探討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及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不竭動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預留出一段思考時間,并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促使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思考來獲取數學答案,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答案進行驗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得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奠定有力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淑花.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1):600.
[2]蔚文強.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8):40-40.
[3]張敬池.初中數學教學的自主學習探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2):76-77.
[4]于巾洪.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的培養[J].關愛明天,2015(7):103-103.
[5]張紅達.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探討[J].考試周刊,2014(45):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