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袁春竹+王韜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論述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37-02
案例教學法最早于1870年由當時擔任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姆布斯·朗道爾教授創立,后來這一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律教學和工商管理工藝專業領域的教學,并成為舉世聞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內涵[1]。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案例教學被引入我國管理教育教學當中。后來,我國高校在一些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法,對高校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如何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分析
1.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定位不夠明確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的高職教育以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2] 為目標。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理論知識的要求,強調“必需”與“夠用”的原則,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的教材是與普通本科院校同一本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雖然教材編寫質量非常高,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教材理論聯系實際不夠,教材內容與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嚴重脫節,學生普遍認為教材內容跟自己的專業學習無關,跟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宛如“空中樓閣”,不接地氣。更為突出的是,教材自始至終沒有一篇完整的教學案例,教材的可讀性、生動性,以及內容的感染力不強,很難引起高職院校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在高職院校有些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老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生只是為了上課而被動地學,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是老師“傳道授業”的舞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種種疑惑、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老師的 “解惑”,思想政治理論課變成了空洞乏味的理論灌輸。如果任由這種教學方法大行其道,勢必會出現課堂上老師你講你的,學生忙自己的教學困境,最終結果將導致老師厭教,學生厭學。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要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創新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教學目標針對性、實效性不強,重理論講解、輕答疑解惑,教學方法陳舊等一系列突出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突出問題,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明確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貼近學生實際,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特點,提倡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認真探索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3]。因此,從中宣部和教育部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而今,作為一種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著本質區別的全新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應運而生。
2.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更容易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一方面,案例教學法通過典型案例的運用將真實生活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把書本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成具體生動的生活事例,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再讓學生感覺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空中樓閣”、“高大上”的代名詞。另一方面,引用的典型案例都是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些問題與現實生活,尤其與大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對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具有感染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熱情。
3.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能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簡單地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老師將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以影視播放或PPT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案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啟發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案例的答案不唯書、不唯一,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老師講解標準問題,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實施案例教學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
從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來看,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是遵循“教—學—做”一體化的工學結合模式開展的,每一門課程、每一個教學模塊都對應著未來職場的某一特定職業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顯然與其他專業課程和教學模塊明顯不同,這也是造成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熱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 年7 月劉延東同志在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要“抓教法,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有效手段。要鼓勵教師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廣泛實踐案例式、討論式、參與式、互動式、研究式、情景式、體驗式等方法,推出一批學理說得透、事跡講得活、學生聽得懂、實踐用得上的經典案例”,為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研究和實踐指明了方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實施案例教學時,要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相結合,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更多引入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教學案例,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地融人到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中。
2.組織案例討論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實際
組織案例討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環節。老師在組織案例討論時,首先,要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特點和思維特點。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結構比較復雜,有來自普通高中的畢業生,也有職業高中和普通中專學校的畢業生;高職院校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個性比較突出。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水平較差,學習自控能力較差,學生整體水平不高。因此,在組織案例討論時,要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結構和學習特點,降低問題設計的難度,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案例討論。
總之,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重要的作用。要使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發揮最佳效果,在實施案例教學時,必須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和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實際,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優秀課程。
參考文獻:
[1]孫軍業.案例教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第17頁.
[2]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教高[2000]2號) [Z]2000.
[3]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Z]2005.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課題——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法研究》(項目編號:Hnsz2015-40)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周慶(1977-),男,漢族,河南光山縣人,哲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哲學;袁春竹(1973-),男,漢族,江蘇連云港市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王韜(1970-),男,漢族,海南東方市人,教育學學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