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高校大學生對網絡使用已經普及,網絡對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影響的負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學生因“網癮”而離家出走、輟學、犯罪等現象層出不窮,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小的傷害,也給當前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如何有效地引導大學生合理的使用網絡,己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大學生網絡依賴狀況的問卷調查及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訪談,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 依賴 調查
【中圖分類號】G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封二-01
一、調查目的
為預防大學生網絡依賴提供相關資料,對大學生網絡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具有價值指導,為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建議。次調查對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和網絡依賴現狀進行了探討。其中,網絡使用狀況包括網齡、每日上網時間、上網目的、主要使用網絡功能等方面;網絡依賴狀況包括耐受性、人際健康和學業問題、強迫性、戒斷性和時間管理等問題。
根據文獻中對網絡過度使用這一現象的界定,分析認為上網用戶在“網絡成癮”的早期,還未達到可以稱之為“成癮”的嚴重程度,但這時他們的身心已處于亞健康狀態,如果不及時預防,可能發展成嚴重的網絡成癮。因此我們把“網絡成癮”的早期定義為“網絡依賴”,是指一種心理上對互聯網絡的依賴,表現在用戶對互聯網絡使用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三個方面的依賴。
二、調查實施
采用問卷調查法,采取隨機抽樣法,考慮性別、年級兩方面的平衡,抽取黃岡師范學院的大學生作為樣本。共發放問卷5000份,收回有效問卷4462份,回收率為89%。
通過專業網絡調查問卷網站問卷星編制《大學生網絡依賴成都調查表》
三、調查情況分析
此次調查問卷包括16個題目,調查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網絡使用者的網齡、上網時間、地點、目的、主要的網絡服務功能等,以了解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二是大學生的性別、年級和網絡依賴狀況。
本次隨機抽取成功參與調查的4462名學生中,其中有女生2893人,占調查樣本的64.83%,男生1569人,占調查樣本的35.16%。
大一1963人,大二1569人,大三897人,大四33人,分別占樣本空間的43.99%,35.16%,20.10%,0.73%。
上網小于2小時的有894人,3-5小時的有2192人,6-8小時的有1083人,大于9小時的有293人。其中因為上網和父母鬧過矛盾的有892人,占樣本空間的20%。覺得上網覺得有事做,與安全感,很踏實的有352人,占樣本空間的7.88%;上網是為了游戲的有1567人,占樣本空間的35.11%;QQ聊天的有2562人,占樣本空間的57.41%;看新聞的有2965人,占樣本空間的66.45%;學習的有2852人,占樣本空間的63.91%;打發時間的有2998人,占樣本空間的67.18%。有4462人對上網利弊的認識都清楚的知道,占樣本空間的100%。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大學生網絡依賴狀況的問卷調查及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訪談,分析得出:
(1)男生、女生在網絡依賴程度上無顯著差異。
(2)在網絡依賴程度上,大一年級到大三年級是一個明顯上升的趨勢,大四年級有所降低。而不同年級學生對網絡依賴程度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是大一與大二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大一與大三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極其顯著性差異,大一與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二與大三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二與大四年級學生的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大三與大四年級學生網絡依賴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3)上網時間與大學生網絡依賴程度的關系上,兩者具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
建議通過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大學生網絡依賴狀況的問卷調查、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訪談,以及對本研究結果的分析,提出以下針對性建議:
(1)針對女生、男生在網絡依賴程度上無顯著差異,而女生對網絡依賴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的這一結論。我們應當及時加強對女大學生網絡依賴的預防,對女大學生合理使用互聯網進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導,以從女大學生自身形成健康合理的網絡使用習慣,防止女大學生的網絡依賴向更嚴重的情況發展。
(2)應在對大一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就要著重指出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嚴重后果,并且在大學階段長期開展合理利用互聯網的教育與引導工作。各年級學生也都要有一個對網絡使用的正確認識,從低年級階段就開始遏制大學生網絡依賴的產生。
(3)規范電子游戲市場,創建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同時國家應進一步完善網絡游戲中的防“沉迷”系統。對于大學生自身,在去上網之前要有明確的計劃和上網目的性,要根據學習要求和生活規律規定自己的上網時間,并限定上網的時間,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上網,不在網絡上無目的的瀏覽網頁,不做或少做對大學生活學習沒有意義的事情,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控制上網時間,防止網絡依賴。
參考文獻:
[1] 李紅革.當代高職學生的網絡行為與意識分析——來自湖南五所高校的統計調查報告[M].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22頁.
[2]黃昕,賀才瓊.論高職學生網絡不良行為及其對策[M].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王賢卿.網絡傳播環境下的道德建設——高職學生網絡行為的道德研究[D].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4月.
[4] 周林.高職學生網絡偏好行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生學位論文,2005年5月.
項目:2015017703 漆曉琴 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影響研究(課題編號15Z181)。
作者簡介:漆曉琴(1983-),女,湖北黃岡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社會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