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目前,小組合作是一種極其新穎又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已成為國際化趨勢。在此學習方法實施過程中,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初中政治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合作學習的意義和策略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總結。希望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政治 小組 合作學習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38-02
新頒布的課標幾乎無處不提到合作學習。在教學建議部分,大量寫有“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生生互動”等字樣,看來合作學習研究是課改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在課改實踐的嘗試中許多老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其效果卻不佳。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合作學習”方面的幾點認識和體會,望同行不吝賜教。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有位專家說:“這許多年來,我們一直失敗的一件事,就是讓學生們安靜地坐在桌子邊,而不是讓他們合作做一件事。”這頗有道理。
1.合作學習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必先樂漁。樂漁,始得漁。在全班開展學習活動中,每個學生露臉表現(xiàn)的機會很少,而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化整為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和交流經(jīng)驗的機會,搭起展示才華的舞臺。使他們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機會,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興趣之光皎皎,我們又何愁春江無月明呢?
2.擴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
一位哲學家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以后,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以后,每個人就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思想。”那么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擴大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
現(xiàn)在我們已進入網(wǎng)絡信息時代,學生獲得知識渠道越來越多了,教師不是唯一的知識載體。在某些方面,學生從生生互動合作學習中獲得的知識也遠遠大于從教科書和教師那里獲得的知識。
3.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
因為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未來社會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合作學習就能培養(yǎng)這種能力。合作學習已遠遠超出了學習知識的范疇,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和社會。從而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如何尊重他人,怎樣去表現(xiàn)自我。總之學生可以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交流感情,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
二、合作學習的策略方法
1.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學習目標具有激勵和評價作用,它直接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是否是有效的。二是一般合作學習大都耗時費力較多,因此學習的內(nèi)容選擇應是有價值的重難點問題。為此,在把學生分成小組之后,先發(fā)給學生一張學習任務分類指導說明書,明確各組將要完成的任務(可以課前或課中布置,視任務輕重確定)。如在八年級《難報三春暉》的教學中,發(fā)給小組的學習任務卡上分別寫著:收集古代孝親敬長的典型故事至少三則;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落實孝親敬長的行動;怎樣在母親節(jié)那天表達你對媽媽的感激和祝福?表達方式盡可能有意義,又與眾不同。
這樣,通過目標指導,學生可以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不僅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且小組間可以資源共享,一舉兩得。
2.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在實施時應當按照“短時、多次、有層次”的原則進行。每次個體參與的時間短些,一般在五分鐘左右。一節(jié)課可以安排幾次,每次安排要求有層次化。通常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再用多媒體或小黑板呈現(xiàn)圍繞課文精心設計的幾個問題,這樣效果是比較好的。例如講到《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保護》時,在自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了幾個思考題:(1)怎樣行使生命健康權?(2)如何評價輕生或自殘行為?(3)為什么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4)我們應怎樣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收效頗好,有利于講課中有針對性,調(diào)控好教學進度。
3.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這是這一教學模式的正式啟動階段。旨在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相互探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培養(yǎng)能學習、會學習、有創(chuàng)見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礎。具體做法如下:
(1)寓教于樂,千變?nèi)f化激興趣。
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可以自由走動,到自己喜歡的、信賴的同學朋友那請教、取經(jīng)。剛開始學生還一臉懷疑地問:真的嗎?“當然,只要不走出教室,老師叫停,你們就要回到自己位置。”教師適時補充道。孩子們好不容易得到了“自由”,他們自然也不會太過火,他們生怕權利被收回。雖然,有時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但是孩子們有自己的溝通密碼,總能把任務完成得很好。上面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布置的四個的思考題,通過與小伙伴的討論交流就完成得很棒。因此課堂的適度寬松,反而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2)精心設計論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用心去理解,作個性化的處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收獲,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燦爛情景。如講到九年級“計劃生育關乎國計民生”時,讓學生們討論還有哪些可以解決人口問題的方法,于是得到了戰(zhàn)爭和瘟疫等答案,而這些方法從根本上是損害人民利益的,而計劃生育則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chǎn)力,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于是結論就出來了。又如在八年級《同儕攜手共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朋友是……可以……”續(xù)寫句子。幾個小組匯報說:朋友是繩子,可以連結你和我;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可以給你帶來溫暖;朋友是調(diào)色板,可以豐富著你的生活等等。這些思維的火花競相迸發(fā),簡直讓我驚嘆。
4.教師總結、評價成效
教師在合作學習后的總結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必須針對課堂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予以評價、精講點撥或調(diào)控。教師要“朝著促使學生舉一反三這一目標精要地講”(葉圣陶語)。“教師只要在估計學生有困難的地方……指點一下就行了”(呂叔湘語)。比如:講到八年級“人民與公民的區(qū)別”時,在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基礎上,仍然迷茫困惑時,給學生打了一個比方:“公民是魚龍混雜,好壞都有;而人民是用篩子篩過的,沒有雜質(zhì),與敵人相對。”這時老師的精確的講解和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會使學生感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印象也格外深刻。
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運用多元評價策略,從多方面觀察、分析、評價學生的優(yōu)缺點,使評價確確實實地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更有效手段。這有助于鼓勵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例如,根據(jù)小組的表現(xiàn)評出“組合默契獎”、“最佳表現(xiàn)獎”等,并且適時進行一些物質(zhì)獎勵(如水筆,彩鉛,棒棒糖等)可以為合作學習步入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劑。
三、結語
從上文不難看出,在學生進行初中政治的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與幫助。此學習方式不但突破了傳統(tǒng)初中政治的教學模式,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從而提高了初中政治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不過,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離合作學習的要求尚有不少距離,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對合作學習的具體方式知之不多(一講到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還在于我們將合作學習只看成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其實,合作首先是一種價值追求,是一種新的人生態(tài)度。因而,合作學習的有效、更興旺的日子還有待于我們大家共同去努力!
參考文獻:
[1]徐世貴.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嚴育洪.教學設計的走向[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郝清波.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2,(03).
[4]魏貴平.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學周刊,2015(1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