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蘭
【摘要】小學英語是兒童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三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是比較陌生的,學習有較大難度。情境教學法能降低教學難度,便于學生全面、透徹、快捷的感知、理解教學內容,便于學生準確、快捷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本文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對英語課的情境教學進行探索及總結。
【關鍵詞】三年級英語 情境教學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62-02
小學英語是兒童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我們所在區域從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中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其思維處于表象思維、形象思維階段,其思維活動主要是運用表象、形象來進行的。在學習英語時,缺少像學習母語時的真實語言環境,困難很多。而情境教學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便于學生全面、透徹、快捷的感知、理解教學內容,便于學生準確、快捷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它突破了以往教學方法唯智主義的框框,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掌握知識的內驅力,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情境教學法通過再現教材內容的相關情境,利用角色效應,讓學生自己琢磨、去嘗試、去發現,縮短了教材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因為情境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強化了感受,使他們對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從而引起共鳴,如臨其境。
牛津英語教材中,三年級的英語教學運用情境教學則尤為重要。因為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是比較陌生的,學習有較大難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師精心創設各種有效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英語。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我對英語課的情境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利用體態語言,創設情境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體態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每個眼神和動作都蘊涵著無盡的教育意義。小學生聽覺靈敏,善于模仿,具體形象思維好,活潑、好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個簡潔、明了的肢體動作,便可使學生恍然大悟。語言講解加以動作會使教師的授課變得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案例:在給三年級學生上第一節課時,剛走進教室就發現孩子們用一雙雙充滿好奇的大眼睛看著我,期待著我這個“英語”老師有怎樣與眾不同的表現。我走到講臺前,微笑著伸出右手和孩子們打招呼“Hello!”, “Hello!”,孩子們立刻熱情地回應我。接著我走到學生們的中間和個別練習,然后又加入“Im Miss Zhao”新句型的練習,結合手勢,學生們很快明白我的意思,爭著介紹自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情感上愿意交流,愿意表達,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進行綜合語言訓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直觀教具,巧設情境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習者對提供的教學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學效率。但識別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識別速度。用語言介紹,識別時間為2.8秒。用線條圖表介紹,識別時間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紹,識別時間為0.9秒。展示實物,識別時間為0.4秒。由此可見,教學所展示的形象愈是鮮明,愈是具體,就愈能縮短感知時間,激發學生認知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牛津小學英語3A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所以教師在教有關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通過實物或實物模型來呈現單詞。
案例:教學水果類單詞時,我把各類水果帶進課堂,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綠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讓學生們先從視覺上感知,然后請學生聞一聞,嘗一嘗,通過直接接觸學習英語,降低了難度,加深了印象。這樣在英語與實物之間建立了直接聯系,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所學新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些常見的句型也可以通過這種視覺方式來呈現,而不需要做語法解釋和句意翻譯,就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穿插各種游戲,安排情境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對游戲情有獨鐘。將教學內容與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結合起來,不但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而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你追我趕,團結向上的氣氛中不斷學習進取。教過三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在教學顏色類單詞時,看似簡單易學,可是因為其比較抽象,學生是學的快,忘的快,很難真正學會。在教學時我采用了游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游戲Magic Eyes:
教師將yellow、 white 、brown、 red 、blue、 green 、black 、orange八種顏色的色塊按一定順序排列在黑板上。教師背對黑板站著,宣布游戲開始。教師故意神秘的瞥一眼其中某一種顏色,讓學生猜。猜對的同學被命名為“魔力眼”,并到臺前來,仿照教師的做法,選取下一位“魔力眼”。在游戲中,學生注意力集中,積極動腦,興趣盎然,既復習和鞏固了詞匯,又提高了自己的觀察能力。
游戲活動有很多種,除Magic Eyes外,還有Magic nose, Magic ears,心靈感應,找朋友等等。如果教師能夠精心設計游戲活動,英語課堂就一定會充滿活力,教學也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通過角色表演,體會情境
要想充分表現課文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學生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如教學Unit 5 《How are you》 時,我分別讓學生扮演Mike 、Nancy、 Wang Bing、 Helen 、Liu Tao、 David 、Yang Ling 、Gao Shan,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互致問候,自覺將所學英語運用于日常交際中。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對話的內容和感情,學生很快體會課文的情境,促進了課堂的有效教學。
五、巧用現代媒體,模擬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操作手段和更為直觀的事物形象。它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聲音、圖象、動畫及影像等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呈現自然界中的聲、色、形,創設真實、豐富和立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有聲有色的真實語言場景中烘托出“無聲”的學習內容。例如:3B Unit11 《A good idea》教學時,利用電腦制作出一張張生動有趣的動作圖片:swimming、rowing、skating……;優美的風景圖片:summer、 winter,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錢希潔.《觸摸英語教學情境中的“情”》,江蘇教育2006.7.
[3]張劍屏.《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創設初探》,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18.
[4]阮正軍.《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應用點滴》江蘇教育2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