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課程之一,但是在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過程中,通常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本文重點關于趣味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小學語文 識字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87-02
自從國家倡導素質教育以來,小學語文的改革不只體現在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學工具的現代化,更體現在教學內容的不斷擴展,閱讀的形式更加多變,考察的比重也有了一定的增長。但是,教師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卻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小學語文的識字和閱讀教學仍然因循守舊,我們都知道,識字是小學生學習的核心根本,閱讀又是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間接經驗以及升華學生的情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的趣味性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意義重大,這是兒童初入學校對語文學習產生的第一印象,識字不好好學習對之后語文學習都會產生阻礙。閱讀對于識字是有鞏固效果,在閱讀中識字,也會使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樂趣,因此,必須重視趣味性教學對小學的意義。
一、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引導學生靈活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教學識字的過程本身是個很枯燥無味的教學,所以語文教師必須設計出有趣的導入環節和趣味化的過程,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新課時,課前準備幾張動物圖片和新課學習生字的卡片,比如“狗”“鴨”“雞”“馬”“青蛙”等動物生字,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提問學生:你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呀?以此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引起學生對動物的記憶為新課程做準備。在教學過程中,當學到課文內容涉及的動物時,教師就拿出圖片問這個動物是什么呢?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再把對應的生字卡片展示給學生看,重復多次以便加深學生對課文學習的印象。在學習結束后,把手里的卡片和圖片打亂順序開展“看圖片找生字”的游戲,不僅教會了學生學習知識,而且教會學生多種識字的方法。
2.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識字習慣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開始,如果語文教師沒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對以后的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會讓教師在教學中事半功倍。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林”字結構時,為了方便學生理解記憶,教師在導入環節先提問學生:我們以前學過的樹木的“木”字怎么寫?然后把“林”字拆分成兩個“木”,采用猜謎語的形式變成兩棵樹,并排站。經過引導學生不僅可以猜出課文中的生字,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為教師開展識字教學提供條件,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筆者在執教時先用多媒體課件列出“木、火、分、白”然后利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添加單人旁部首,雖然簡單但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新穎的,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講述造字的故事也有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例如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講述倉頡造字的故事,以此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介紹倉頡造字的含義:“采”的上半部分是爪,也就是我們的手,下班部分是木,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樹木,手在樹上摘東西就組成了“采”字,既有利于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加深對識字的印象,體現出教學過程的趣味化。
二、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結合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是認識生字,增加詞匯量的重要途徑,注重培養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當學生對生字的認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對閱讀有強烈的意愿,教師通過對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并給與有效的指導意見和積極的評價會使學生更加熱愛閱讀,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從閱讀中識字,詞匯量也會慢慢積累起來,是枯燥無味的識字活動在閱讀故事中變得有趣、輕松。閱讀和識字都是堅持積累的過程,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使趣味性充滿小學語文的識字和閱讀教學。
識字和閱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不可分裂兩者關系單獨存在于一種教學方法的研究上,從兩者結合的角度更容易開展趣味化教學。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有限,對生字的重復遺忘率高,教師應選擇一些有趣的生字詞語故事幫助學生鞏固識字成果。單個生字的認識容易使學生混淆,而在閱讀中看到生字,從而組成詞語形成具體的使用語境中有助于小學生記憶,加深印象,對以后生字組詞也有幫助。閱讀教學是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閱讀的文段也都是由字詞句構成的,因此,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師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最佳時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千方百計實施趣味化教學,為學生的創新思維插上翅膀,同時在小學階段培養起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更加關注語文趣味化學習,采用多途徑的學習方式。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生字“烏”時,便從鳥開始,缺一點,從烏鴉喝水的閱讀故事中認識“烏”字的運用情境,重復多次閱讀烏鴉喝水課文便可以牢牢掌握“烏”字寫法,并和烏鴉組成詞語運用到以后的組詞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在進行識字和閱讀教學時,采用趣味性教學的方法,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真實訴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還能從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雖然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識字和閱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隨著趣味性教學方法成功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失敗原因的不斷總結,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一定能實現趣味性教學,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秋紅.探析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東方文化周刊,2014,(13):47-47.
[2] 郜根珍.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趣味化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4,(5):104.
作者簡介:于玲玲(1990-),女 ,本科, 二級教師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