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我校信號與系統教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更新、創新課程考核評價標準、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對本課程進行建設和實踐,目的是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號與系統 師資隊伍 課程體系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172-02
信號與系統課程是我校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軌道信號處理等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同時該課程又兼具理論性與應用性的雙重特點,怎樣提升“信號與系統”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如何培養學生在信號系統分析與處理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學習應用能力,為此我校專門成立了信號與系統課程建設小組。
一、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課程組教師承擔了我校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重點專業的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任務。教師職稱結構以青年講師為主,課程負責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職稱結構分布較合理。為了不斷提升課程組教師的教學水平,采取的方法如下:
1.鼓勵青年教師外出學習深造。例如:參加企業信號處理相關技術培訓;參加教學相關學術會議;到技術型企業掛職鍛煉等。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信號與系統相關教材編寫工作,該過程能夠加深教師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做到融會貫通,為后續的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
3.鼓勵課程組所有教師積極申報校級或省級教改科研項目,將教學和教改項目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科研項目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以教學方式轉化科研研究成果。
4.課程組定期組織召開教學方法經驗分享會,重點探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共性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同時,積極開展優秀教師教學示范課,將好的教學方法積極推廣,讓課程組所有成員都收益。
5.實施課程督導制度,該制度主要針對新進教師。通過聽課,檢查新進教師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合理,教學效果是否理想。起到“老帶新”、“傳幫帶”的積極作用。
通過以上方法,大大提高了課程組教師的教學和實踐能力,進而打造出一支技術過硬、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的師資隊伍。
二、教學方法更新
由于信號與系統課程存在大量的數學運算,單純通過數學推導證明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課程組采用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增設仿真驗證環節,利用MATLAB仿真工具[1]將抽象的定義和復雜的計算簡單化,即以仿真圖像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從而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該環節既能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點的理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鞏固仿真環節的教學效果,課程組專門設計了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相匹配的實驗,讓學生主動參與仿真環節,鍛煉學生的編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考研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因本課程組設計的實驗都屬于驗證性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仍然不足,為此,在實驗環節結束后,課程組教師積極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進行仿真測試。通過該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研究能力,讓他們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科專業學生。同時,該環節對于教師的實驗和研發能力要求較高。為此,課程組積極組教師參與實驗設計和操作過程,提高教師的實驗動手能力。
三、創新課程評價考核標準
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論考試占50%,實驗考核占15%,作業成績占20%,平時成績占15%的結構體系。其中,理論考試將更加側重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的綜合運用,因此在題目設計時,添加了一些工程背景,極大的提高了學生運用本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部分實行獨立考核[2],采用滿分值最后按比例折算。在實驗考察環節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完成隨機抽取的實驗題目,這樣可以確保同一批參加考試的學生題目各不相同,提高了考核的真實性。監考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按照評分細則進行每個環節的打分。作業環節主要側重考察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平時成績主要用來反映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目標是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治學態度。通過積極改革學生課程評價體系標準,與傳統信號與系統課程考核標準相比,新標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鍛煉了動手操作的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課程體系建設
結合我校的辦學目的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時又依據我校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課程組成員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在授課過程中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為基礎,同時結合具體應用實例分析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3]。課程教學重點以三大變換為核心,即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同時配套使用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案、命題原則等教學資料。目前計劃下一步進行信號與系統課程群建設,將信號與系統課程建設與其他相關課程積極聯系起來,達到知識模塊化、系統化的效果,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材選用與建設
教材選用楊曉非信號與系統第二版,該教材概念準確、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文字精煉、圖文并茂、深入淺出、例題豐富、MATLAB信號實驗程序解析同時注重工程方法的實際應用。課程組結合本教材的特點統一精心制定了教學課件,真正做到與教材相配套。除此之外,課程組計劃編寫一本信號與系統學習輔導書,旨在提升學生的信號分析能力,為考研深造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六、結束語
信號與系統課程組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改進、課程評價考核標準、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選用與建設等方面對信號與系統課程進行建設和實踐,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曉非.信號與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韋春榮.淺談信號與系統的教學方法[J].廣西物理,2002(02):41- 43.
[3]許波,陳曉平,姬偉,等.“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30(1) :8-10.
作者簡介:劉金亭(1985-),男,漢族,山東濟寧人,講師,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單位: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研究方向:功放預失真技術、自適應信號處理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