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培養是踐行中央戰略布局的具體體現。高職教師是高職院校推行依法執教的實踐主體,其依法執教意識的強弱直接關乎到教師本人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切身利益。本文闡述了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內涵,分析了高職教師在依法執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依法執教意識培養路徑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依法治國 高職教師 依法執教意識 路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202-02
本文闡述了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內涵,分析了高職教師在依法執教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依法執教意識培養路徑試做簡要探討。
一、依法執教意識的內涵
依法治國落實到教育領域就是要把“法治觀念反映在教育上,把教育全方位的納入到法律調節的領域,嚴格按法律規范運轉,而不受某個人或組織的改變而改變”。實際上,依法執教意識的培養不但要求立法部門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廣泛調研,科學制定法律,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政府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和教育機構內部的教育教學管理乃至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嚴格的依法進行。
二、高職教師在依法執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依法治國戰略的不斷推進,公民法治理念的不斷加強,高職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群體總體上在依法執教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大多數教師都能模范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履行教書育人職責”,高職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樹立法治意識,促進了教育教學活動向制度化、法律化轉變。但是高職教師在依法執教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的法律意識薄弱,缺少法治思維,不能夠將法制思維貫穿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部分高職院校缺乏長久有效的培訓方式特別是有關教育法規方面的培訓;部分教育主管部門的一些規章制度朝令夕改,建章立制不完善,沒有形成長效機制。
1.教師法律意識薄弱
在一些高職院校,部分高職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培養。部分教師的學法用法能力比較欠缺。也有部分教師對于學習法律法規存在消極接受,被動觀望的態度,學習積極性不高。部分高職教師法律意識淡薄,自身對學法知法不夠重視,認為只要搞好本職教好書,搞好科研工作就行,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和提升自身法律素質的重要性。
2.主管部門建章立制不科學
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作為學校顯性管理手段之一,它具有明確的形式和內容,其一旦通過法定程序形成,就應該具有一種公認的力量,它不僅是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的日常行為的準則,而且是對其各種言行進行判斷的標準。和諧的學校管理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學校管理規章制度,而當前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在建章立制方面存在諸如一些制度制定不科學,不合法,程序不規范,內容不嚴謹,實施不規范,監控反饋缺失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養成無疑起到反面的作用。
三、培養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路徑
積極探索高職教師的依法執教意識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教師個人群策群力,達成共識,形成合力。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完善法律法規的制度,完善法律制度體系是高職教師依法執教的依據,真正做到讓教師群體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高職教師對法律法規的學習,這種學習既要求高職教師能夠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同時也要相關部門或第三方監督機構給予監督。在信息化時代還要注重運用新技術媒體手段來充分培養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
1.完善建章立制工作
在規章制度的宣傳學習上,一方面是要加強對國家教育法律法規的宣傳學習,另一方面是將國家教育法律法規與本地區實際結合,制定更加詳細的教師教育培訓制度,促進高職教師形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維和理念。教育主管部門將建章立制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制定出良法是教師依法執教的前提。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完善的建章立制工作是培養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有效路徑之一。
2.運用新媒體,創新培養途徑
信息化條件下,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樣也在推動教師育人方式的革新。在培養高職教師的依法執教意識的培育上同樣可以充分利用當今新技術。當下,微博、微信、飛信等新媒體成為傳播信息的快車道,“互聯網+”思維更是可以大有作為。例如利用微信,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開通普法專欄,或者開通教師普法公眾號,以此開展教育法律法規的培養。
3.不斷完善考評機制
高職教師依法執教意識的培育不僅要靠內在的修煉,而且也缺少不了外在的監督與激勵。通過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考評機制的制定也必須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達到促進激勵的作用。同時對于高職教師的依法執教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也必須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評價監督。加強對高職教師執教過程的監督和考評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良性發展。教育主管部門“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把教師的依法執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列入教師的年度考核。”
4.建立科學評價結果反饋機制
使用績效評價結果機制是鞏固高職院校教師評價標準合理性的關鍵一環,目的是促使高職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和提高職業責任感。因此建立科學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顯得極為關鍵。評價結果的反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三方獨立機構撰寫評價報告、第三方獨立機構向評價對象提交正式評價結論、高校建立教師評價檔案等措施。這些反饋機制的建立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教師能夠對自我進行清晰的認識,能夠積極的對自我的教育行為進行及時的調試,這樣一來避免了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育管理部門單一評價的不足。
總之,高職教師的依法執教意識的培養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良法;學校多舉措制定好的培訓方案,積極引入第三方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反饋機制;需要高職教師自練內功,積極主動的學法用法,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質,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提高教師的依法執教水平。
參考文獻:
[1]龍凱.依法執教 勢在必行[J].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2000.3.
[2]王玥,王博.小議依法執教[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陳英勇.如何提高教師依法執教水平[J].勝利油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5.6.
[4]李玉,趙春華.貫徹方針,依法執教[J].教書育人,1999.12.
作者簡介:郭英東,男,漢,湖北,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就職于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研究,國際關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