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杰強
摘 要:當前,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需要具備一些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但是我國當前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還很欠缺,特別體現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由于我國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中小學教育始終都以書本教學為主,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并不重視。微課作為當前新興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模式,成為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研究熱點。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初中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并不重視。但當今社會已然成為信息社會,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微課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當前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讓學生有更多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
一、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困難
小學和中學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無論學校還是教師始終將教學中心放在升學考試要考的科目上,像信息技術這類課程在很多學校并不受重視,正因為學校和教師對此都不重視,所以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自然不重視,這是很多中學信息技術這門課所面臨的一大困境。除了學校和學生對于這門課不太重視外,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是每堂課45分鐘,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需要講大量的內容,因此教學進度一定比較快,而學生很難在教師如此大量且快速的教學下聽懂教師要講的內容,所以整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非常低,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著時間的消磨而下降。同時,傳統信息技術教學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固定死板,學生每堂課只能聽教師講這些內容,而沒有自己的選擇性,如果教師講的內容學生感興趣還好,如果不感興趣就根本不會聽課。
二、微課的定義與特點
微課是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所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以教師的教學視頻為核心,融進教師教學的關鍵內容、教學反思以及課堂、課后練習。相比于傳統資源單一的教學模式,微課擁有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微課融合了學生反饋和教師點評系統,能讓學生和教師更加方便快捷地溝通。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微課還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用時短,每一節微課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相較于傳統一節課四十五分鐘的課堂學生課堂更不易疲憊;(2)內容精煉,微課相比傳統課堂,省去了傳統課堂中很多繁雜的教學部分,直擊重點、難點,讓學生能夠盡快掌握知識點;(3)微課內容具體、主題明確,每一堂微課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及主題,一堂微課教師只會圍繞一個問題來講,所以用時會更短,也會更加高效;(4)課堂反饋及時,在微課的課堂上,教師能夠及時地接收學生對于課堂的評價,并且學生不用因為顧及教師的面子而不敢對教師提出意見,教師也能夠針對學生的意見作出改進。
三、微課在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成效
目前,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和成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1)微課課程的制定。在微課課程的制定過程中,必須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制定,以達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效果。所以在微課的課程制定之前一定要先對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情況、興趣方向等進行一個細致的調查,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將課程難度分為不同的等級,并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設置不同的課程,讓不同成績的學生都能夠學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東西;(2)微課資源庫的建立。由于微課是以視頻課程的形式進行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更多更廣泛的資源來進行教學,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面會更加廣闊,學習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隨著資源的增多學生自己無法找到這么多的學習資源就需要教師在課后將學習資源建成資源庫,讓學生可以方便地在課后從資源庫中提取資源進行學習;(3)微課對于學生的影響,每個學生由于性格、愛好、環境等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的要求,但如今的微課模式卻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適當課程的選取,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可以選擇難度高一些、自己更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對于學習成績和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而言,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具體的學習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并且如果對于一個內容沒有完全弄懂的學生還可以通過返回重看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讓初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和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能夠極大地發揮微課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水平。微課必將成為當代信息技術教學中一種更高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胡鐵生.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2,(11).
[2]畢慧敏.活用微視頻成就高效課堂:對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4.
?誗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