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婉玢
摘 要:審美能力是人所具有的一項后天培養的能力,并非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元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在人類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對于審美能力的教學和培養就需要采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來實現,從而讓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地提高審美的能力。因此,針對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教師需要立足于審美觀念,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教育,促進學生在能力上提升的同時,還要對教學的實踐和經驗進行總結和分析,找出更好的方案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全方位的發展。
關鍵詞:審美能力;音樂美;初中音樂教學;想象能力
在當代的教育當中,美育是一個不可缺失的部分,實行音樂教育是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一條重要途徑,美育可以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育主要是在教學中對學生正確地創造美、感受美等觀點進行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正確的審美方向,同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得到有效的發揮,以此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好的審美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在藝術教育上的良好發揮,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進行音樂熏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達到情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表達方式,在美育的過程中發揮其良好的教育作用,彰顯審美能力教育的優勢。
一、創設情境,感受音樂美
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應該在了解音樂創作背景的前提下,對音樂的創作者形成一個最全面的情感上的了解。所以,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賞析教學時,要讓學生先了解該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在深入了解音樂的前提下,才讓學生帶著故事性以及音樂的背景來進行音樂的欣賞,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更容易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欣賞情景,對音樂的審美以及理解會更加的清晰。比如,在進行《空山鳥語》這首曲子的欣賞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對這首歌的背景進行了解,針對歌詞所表達出來的場景和意境,教師要做一番詳細的講解,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合到曲子當中,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以及感覺。
二、放飛想象的翅膀,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對于同一種事物和聲音,每個人看到的和聽到的感覺都不會相同,因此,在音樂課程中,學生對同一首曲子進行鑒賞和聆聽的感受也會不一樣。所以,在教學音樂課程時,作為老師,首先要鼓勵學生用心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自由大膽地說出聽到這首音樂時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從而使學生在感受的過程中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和領悟,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很好的增強,使學生想象的空間變得更加龐大,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創造力的更好激發。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中,作為初中音樂老師,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由于現階段的學生大多都是比較好動的,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參與和互動。比如,進行“青春舞曲”這個課程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在試聽之后,跟著音樂的合奏進行模仿和打擊,先要求學生進行分組,在真正掌握音樂的節奏之后,針對其聲部的安排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安排,在這樣一個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的感受,從而可以發揮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開展創造性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
在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中,創造力是音樂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種能力,在進行音樂創造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很好的培養。作為教師,要對教學活動中包括的歌唱、演奏以及欣賞律動等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比如,在進行歌曲的學習時,需要對學生學習的主題及其意境進行啟發和創設,在充分地掌握歌曲知識之后,讓學生在該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造和表現。在進行審美的創造活動中,很好地對學生的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對初中階段音樂課程審美教育的激發和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再針對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升自身審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進行分析。在以上幾點措施和方案中,明顯地提出對初中階段音樂教師教學的要求和方向,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正確的審美方向和觀點,同時促進其審美能力的提升,在不斷地促進學生心靈美、理解美以及創造美的過程中對其人格進行全面的塑造和培養,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提高,為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方向打下好的基礎,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類小月.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2).
[2]張文君.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5(10).
[3]丁紅梅.中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0(3).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