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爭艷
摘 要:針對小學數學課程的特殊性,筆者認為解決四大問題——教師“轉變觀念”、扎實“抓好四基”、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引導學生“走向創造”,才可以構建小學數學的有效課堂。文章重點探討如何解決這四大問題,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四大問題”;主要策略
提高教學質量,是課改的終極目標。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討,認為只要解決四大問題——轉變觀念、抓好“四基”、學會思考、走向創造,也就抓住了數學教學的“精髓”和實質,數學教學就會真正落到實處,構建有效課堂,培養核心素養,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一、轉變觀念——有效課堂的前提
傳統的數學課堂,忽視學生的習慣的養成、數學觀念的形成、思維方式的培養。新課程標準倡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灌輸”的教學方法,從習慣、思維、數學觀等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踐行“學生的發展觀”。
1.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復習等的習慣,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從一年級開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預習習慣
蘇教版一年級的“認識圖形”教學前,雖然學生識字不多,閱讀教材是問題,但引導讓學生自己“看”教材,根據教材的插圖和圖形,了解球、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對這些形狀的物體等有初步的印象和感知。中高年級的學生就可以閱讀教材,通過閱讀、討論而自學學習內容。
(2)培養課堂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聽老師講、聽同伴講,在課堂上善于質疑、敢于質疑,并對問題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積極合作,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是“會學”“樂學”的主要體現。
2.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
對于“6的分合”教學,教師少一些6可以分為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機械背誦,而讓學生自己親自將6朵小紅花分一分,感受分的過程,而自主構建6的分合的幾種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小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夠強烈,教學中,應巧妙引導,適時開展合作學習,將合作學習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課型中。
一般的實踐活動需要幾個學生的共同協作。如開展調查活動:“教科書的循環再利用的利與弊”這個實踐活動,一個學生獨立完成,不是件容易的事,從調查問卷的設計、調查的開展、信息的整理、數據的分析、報告的書寫等等,是復雜的工作,幾個學生在一起共同完成,“人多力量大”,做起來就會容易、輕松許多。
二、抓住四基——數學教學的核心
“四基”簡言之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經驗。傳統的教學注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新課標將“雙基”改為“四基”,多了基本思想和基本經驗。下面簡單談談滲透數學思想和積累數學經驗的主要策略。
1.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思想包括符號思想、轉換思想、以形助數、以數助形等,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不可分割。
如對于4.8÷0.06的計算題,眾所周知,小數除法算起來比較麻煩,也容易出錯,而如果把這個小數除法的問題轉化為分數的乘除運算,利用約分等方法,可以使問題簡單化,也避免一些錯誤的出現。4.8÷0.06=÷=×=80.教學中,教師經常結合具體問題,將數學思想滲透到教學的始終,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數學能力。
2.引導學生注重數學經驗的積累運用
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是數學學習的終極目標。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隨處可見,如銀行利率的問題、服裝店促銷活動、生活用品打折問題、“買一送一”問題、柵欄問題、植樹問題、花圃的建造問題等,都是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
教學中將這些方面的問題融入所學的知識中,讓學生樹立學習數學有用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學會思考——有效教學的基礎
數學是以思維為主要特點的學科。“思維”是數學之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問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如對于計算題2.8×16×1.25,多數學生會從左往右計算,先計算出2.8×16,再用結果乘以1.25,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思考,有沒有更為簡便的方法,使運算簡單快捷,引導學生聯系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并靈活使用運算定律,如2.8×16×1.25=16×1.25×2.8=8×2×1.25×2.8=8×1.25×2×2.8=10×2×2.8=56。經過這樣的思考和計算,不僅運算簡便,也提高了準確率。
四、走向創造——數學學習的歸宿
數學的價值在于運用。“走向創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的能力。
如學習了“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后,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少先隊大隊召開征集隊徽徽標的設計活動,要求如下:
(1)給徽標起個名字
(2)徽標要有一個主題
(3)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是軸對稱圖形
活動的設計、組織、評價的全過程,要求學生自主運用所學的圖形知識與軸對稱的知識,創造性地設計隊徽,彰顯個性化學習,彰顯創新與運用。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要突出學生的合作、創新學習,更應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合作意識的培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要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升華,這樣,學生在課內外的學習和活動相得益彰,有效教學的構建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顧建芳.基于問題中心的有效教學: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 [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2]孟翠俠.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實施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0(10).
[3]倪曉艷.堅持以生為本,促進有效教學:對新課標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5(98).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