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洪剛
摘 要:數學學科的專業知識與社會發展、生活具有較強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時,應致力于生活與數學知識學習的有效貫通,引導學生在進行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認識到數學知識生活化的重要意義,用善于觀察的雙眼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借助現實生活,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針對如何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對小學階段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小學數學老師應努力進行教學思維的創新,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體對象。依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合理化調整,加強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現實生活的融合,加強學生生活實踐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
一、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
現代化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正所謂“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為實現優質化的數學課堂知識教學,小學數學老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在向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加強所學知識的實踐性訓練,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創設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實現教學內容的合理化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自主性探究。如:老師在教授學生“認識人民幣”相關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向學生進行圖片的展示,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老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一元可以換成多少個一角?”“十元可以有哪幾種紙幣組成?”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
二、合理使用生活中的資源進行數學教學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過于注重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積累,而忽略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小學數學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前,應充分進行教學備課,認真研究教學素材,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貫通,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老師在教授學生“認識圖形”這一知識內容時,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在正式上課之前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豐富的圖形,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同時,老師還應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合理的課后作業,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圖形,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物件、建筑圖形等,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三、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貫通
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掌握有效學習技能的重要時期,數學老師在進行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時,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同時正確認識到現階段學生所具備的一定生活能力,加強數學理論性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鼓勵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性學習。如:老師在教授學生“角的初步認識”相關的知識內容時,可以通過生活中存在的直角、銳角等進行實際課程的導入,將枯燥的數學理論性知識賦予生活化的色彩,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打造高質量的數學知識教學課堂。
四、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際的課程教學時,應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注重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水平。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生不光要加強知識儲備,還要充分發揮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進行實際的課堂知識講授前,應正確認識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指導性作用,充分了解不同時期學生的實際性學習需求,努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積極性作用。如:老師在教授學生“克和千克”相關的知識內容時,可以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當在生活中買水果時,電子秤上顯示的數字代表了怎樣的物品質量,老師在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對于數學知識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五、引導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
生活是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和拓展,老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時,將生活元素融入專業性的教學之中,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賦予生活化的氣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老師應正確認識現階段學生所具有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經驗,借助現實生活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相關的知識要點,在學習中逐漸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將實際的數學知識進行生活化的處理,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素材,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充分考慮現階段學生的實際性發展需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通過對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曉琴.論述從生活原型中理解數學概念[J].現代化教育教學研究,2016(4):277.
[2]張華磊.小議如何進行創新型數學檢測,讓評價與生活有機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7(4):493.
[3]萬古麗.簡述數學課堂創新,實現與生活的有效結合[J].現代化教育教學研究,2016(34):371.
[4]李雨欣.淺析如何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課堂[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7(34):28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