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秀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閱讀與寫作的契合。把二者相結合不僅能夠優化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主要介紹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狀,分析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意義,給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提供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56-02
1.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狀
1.1?語文鑒賞能力偏弱。當前,教學讀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面對多樣性的教學讀物,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對書籍進行分析。小學生處于對事物認知的初級階段,在鑒賞能力與主觀性較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是根據課程標準和學校的安排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讀物的篩選上不夠重視,所以,小學生在選擇書籍時,多會受到一些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
1.2?教學模式陳舊。有些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比較陳舊,缺少一定的創新性。教師在閱讀寫作教學過程中,不重視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教師多是根據教學課程標準和學校安排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模式方面容易忽視,這樣不利于小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的有效契合。
1.3?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時,多存在一些抄襲的情況,面對教師布置的閱讀題和寫作內容,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善于思考的習慣,很多學生為了快速的完成作業,多會查閱一些資料,比如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很多學生就會利用作業幫、百度搜索完成閱讀題。還有些學生會借一些完成的作業進行抄襲,這都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寫作方面有的學生多是為了敷衍了事,寫出的作文多是流水賬,還有些學生為了自己的作文讀起來比較好,會翻閱一些滿分作文書籍等,這樣的方式都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契合的意義
閱讀與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兩大板塊,在教學過程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在語文學習中,把閱讀與寫作相聯系很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把二者相結合能夠讓小學生更有興趣學習語文,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上,需要語文教師充分挖掘書本中的文章,在給學生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還需要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敏感度,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會逐步的提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分析文章中有哪些寫作手法,這樣日積月累會給寫作帶來一定的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小學生可以把自己閱讀過的一些好詞好句、句式都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鑒賞能力,添加一些內容創作出好的文章。把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3.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方法
3.1?引導學生閱讀,摘抄好詞好句。隨著新課改,教師根據教學課程標準,把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起來,篩選讀物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語文課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日月潭》等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讓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養成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好習慣,讓學生可以大量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可以在寫作過程中不再出現流水賬的現象,面對寫作時可以游刃有余,讓作文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完整。這樣不僅能夠給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還能夠讓學生不再害怕寫作,主動的去閱讀大量的書籍,養成摘抄的好習慣,讓學生可以活學活用寫作素材,不斷開拓寫作思路,加深對文章字詞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閱讀理解能力。
3.2?給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為了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教師要注重把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起來,在教學中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計劃,讓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探究出寫作的方法,比如說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圈畫的方式,加深記憶充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于帶引號、加點的地方要著重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作者的寫作技巧,寫出相應的讀后感或者是運用文章中某一寫作技巧寫出一篇小練筆。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加強練習學生的寫作技巧,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方法,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可以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提高作文成績。由此可見,把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起來有一定的必要性。
3.3?提供閱讀與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閱讀與寫作素材,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才能夠寫出真實的文章,這樣作文才不會像流水賬一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讀的材料,寫出相應的感受,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材料鍛煉自己的寫作思維,這樣能夠對閱讀材料有更好的理解。教師也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根據學生的興趣給學生推薦書籍,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有閱讀的欲望,主動的寫出讀后感,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文章,比如二年級上冊的《田家四季歌》、《數九歌》通過閱讀這些可以理解四季的變化、農作物的生長特性,讓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基本的常識,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出文章中的深意,寫出更具有閱讀價值的作文,學會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比如在《西湖》一文中,有很多好詞好句:“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這句話中運用到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湖面比喻成一面鏡子,讓文章讀起來更加生動。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把這樣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寫作中。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把閱讀與寫作相
契合,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書目,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好句,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碧.基于文體分類教學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107.
[2]?許金鳳,佟書良.關于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49-50.
[3]?蘆艷輝.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途徑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