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蘭臣
摘 要:高效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已經實行了多年,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可以抓緊每一分的時間去學習和受教,過去因為教師過于 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而忽視學生課堂表現的實效性,因此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所以高效教學的風靡,就是希望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以分析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為著手點,探討如何實現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策略
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能力和習慣的開始,學生很多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而高效課堂除了教師的課堂授課講求效率之外,更是希望學生可以養成高效學習的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去理解語文,更是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因此,高效課堂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
(一)多數學生在語文課堂的發言少
課堂發言是鍛煉小學生口語和思維能力,增加教師對學生了解的重要途徑,但是多數的學生都因為懼怕教師的權威而很少主動積極地發言,而教師也是出于課堂進度的安排,挑選愛發言的學生回答問題,這樣看似是在“提高教學效率”,實際上卻是減少了學生的表現機會,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體現,因此需要教師給予更多學生發言的機會。
(二)教師不重視學生的語文興趣培養
學生的興趣培養才是驅動學生不斷前進的力量,但是在語文教學之中,一些教師只是重視課堂進度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則是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之上。小學生的興趣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現在的學習效率,也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學習成長,這樣的不重視學生興趣的課堂表現,會影響到課堂的實效性。
(三)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小學生原本就比較喜歡豐富有趣的事物,而教師卻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盡管學生每天接觸的語文學習內容不同,但是在這樣的單一學習模式下,也會讓他們產生厭煩的心理感受,不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更不利于教師更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注意教學方式的創新對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產生十分重要。
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策略
(一)提高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
小學生本身就是處于愛說愛笑的階段,但是課堂的嚴肅性可能約束了學生的行為表現。在相當多的情況下,多數學生都會認為只要不去發言就不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錯誤的想法是學習不積極的表現,教師很難在沉默的學生中發現他們學習的疏漏,十分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觀念的養成。因此,首先教師要更新學生的學習觀念,再去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比如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會受到教師的表揚,即便是回答得有失偏頗,教師也會耐心去引導同學,這樣學生才能放下戒備心理,踏實聆聽教師的提問,進而耐心思考,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的能力養成。此外,教師的問題也可以設置得比較開放一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這樣也方便學生去展開思路,完成課堂作答。
(二)以課堂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語文興趣
學生都喜歡有趣的事情,而創設教學情境也是希望將語文學習的樂趣向學生進行傳遞,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得到學習的滿足。比如長春版二年級上冊中學生會學習到《盲人摸象》,為了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盲人摸象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中模擬《盲人摸象》的小游戲,可以將一個學生的眼睛蒙起來,然后讓另一個學生帶著他回到座位上。而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發現在黑暗的世界中即便自己最熟悉的路也難以摸清。在這樣的興趣指導下,學生也會更容易領悟到書中幾個摸象的盲人,他們只是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在揣測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這樣片面的認識難以看清事情的全貌,因此也難以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三)以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來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自主探究是現代語文教育的重要教學模式。它不僅推進我國教育的進步,也能使得課堂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在長春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的《漢字家園4》中,學生會學到一系列與看有關的字,如“眨、瞇、睜、盯、瞄、瞅”等字,而課本上也有相應的字所對應的動作。教師可以讓班級小組們通過模仿這些動作,來幫助學生去認識和書寫這些漢字,然后在學生訓練成熟的情況下,教師一邊邀請學生來模仿,一邊讓另一個同學進行競猜和書寫,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也使課堂效率得以提高。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當前語文教育工作這一大重要的工作任務,需要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提高學生在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并且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和課堂情境創設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吸引學生進入語文的世界中,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穎.基于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5):59-61.
[2]李慰萱.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漫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7):95-96.
[3]孫麗娟.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索與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6):93-9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