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加將
摘要:新時期,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階段化學學科教育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它生動的反映了千姿百態、神秘莫測的物質變化過程,然而這眾多的現象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無法用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基于這種情況,作為當下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重大。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優質課堂;氛圍;實踐;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182-01
目前,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新課程已走進我們教師的教學生活。面對全新的課程標準、全新的教材,對教師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教育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質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點”的補課上,其主渠道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仍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作為漣水縣河網在中學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提高認識,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優質課堂的合理構建
現代教學要求教師要積極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活動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內化。如何在引入新課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呢?教師應從教材內容和學生知識水平出發,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產生懸念。新課題的引入,可以是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則富有哲理或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學生喜歡的生活問題、社會中的熱門問題。通過這些新課的引入,能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進入自主探究的思維狀態。在上完課或復習時給學生創設情境,留給他們一些問題進行探究。主要以介紹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對獲得的知識發生興趣,認識到化學的價值。總之,無論用什么方法引入新課,都要創設有懸念的教學情境,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激情
新課標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習化學的主要動機之一。生活中的化學與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引導他們發現理由、展開探究,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
如學習煤和石油時,介紹潔凈能源的開發、目前各國開發新能源的舉措等,如英國農村大面積種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美國一些科學家開發利用人體能;學習酸的通性、pH時,讓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用pH試紙測定肥皂水、食醋、礦泉水、洗發劑等液體的pH值,判斷各種液體的酸堿性。再如,根據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學知識進行非法活動,教給學生打假識假的經驗和常識,如用無水硫酸銅粉末驗證市場買回的酒精是否滲有水;為節約成本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條油餅等事實,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源于生活。
3.與時俱進,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
多媒體為化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與化學的整合,可以解除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一些建構障礙,尤其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微觀反應、在實驗室不可讓學生嘗試的有毒的、危險的、爆炸的反應,通過多媒體進行模擬,將反應原理、錯誤操作后果展現,并可定位在某瞬間,化抽象為具體,也可變枯燥為生動,讓學習難點順利突破。網絡資源為化學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多渠道的信息,從網絡上獲得知識,可打破課本的局限,使知識向橫向、縱向延伸,為不同學生提出了不同層次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通過整合,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方式發生變革: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他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查尋知識、主動參與,處理信息,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需要,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整個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認識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創新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導活動,教師輔助指導的過程。教師是一位服務者,為協助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一)無法進行的實驗可使用多媒體。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動手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實驗都必須要老師演示或學生動手操作的,對于一些危險性比較大的,現有實驗室條件下無法完成的實驗,可以考慮利用媒體的強大交互功能加以展示,通過學生視覺,增強教學效果,以期最大限度的為教學目標的順利落實服務。如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在現有條件是無法安全進行實驗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該反應的整個操作過程,使學生通過課件資源很清晰的觀察到該反應中所發生的現象,并由此推斷出最后所生成的產物。化學是以實驗為手段的學科,要求老師所展示的實驗必須要求有清晰且可觀察的現象,而多媒體的出現則為一些現象相對模糊、不易觀察的實驗進行相對清晰的現象呈現提供了可能。如在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的實驗現象表現的不是很清楚,為了能給予學生更為直觀的現象,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制作了相對清晰的顏色變化現象,比較好的該教學目標。(二)我們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解決抽象問題。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化學概念和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而作為化學基本變化類型的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基礎上的重新組合。單純的語言描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此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進行動畫模擬演示,它能比較形象直觀的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
總而言之,新時期,對于初中階段化學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理論聯系實踐,模式的開展,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充分合理的運用,從而真正的提高初中階段化學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