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飛
摘 要:要想國富民強,首先應該做好教育工作,而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最近這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教育部門明確了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而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體成長、意志磨煉、合作學習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開展好小學體育教學,是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和相關教育人員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102
對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落實,小學體育課的教學對其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和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好德、智、美、勞四個方面教育的基礎上,充分展開對學生的體育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除了能夠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和理論知識外,還能夠強身健體,促進學生身體的發育,對于正處于長身體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更是意義重大。但是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產生,比如體育教育資源的匱乏、師資力量的不足、課程設計的不合理等。如今階段,我們不但要加強對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還應該將體育教學充分和素質教育的理念相結合,讓小學生在更好的教學環境下健康成長。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身積極性不足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紀,對于體育課的喜愛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然而總是有一些學生,因為性格或是興趣的原因,不喜歡上體育課。而在體育課堂之上,體育教師對課程的設計和講解也不能讓學生對課程產生很大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課最開始的興趣也會逐漸喪失,這對于體育教學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不足,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就會導致素質教育無法在體育教學中很好地展開。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程活動的積極性。
(二)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在具體的體育課程實踐過程中,其教學效率其實是很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學校對體育課程設置的不合理、體育課程受不到重視等[1]。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還經常會為其他課程“讓路”,時間一長,學生也自然會認為體育課是不重要的課程,更加不能提升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了。
(三)學生之間沒有合作意識
由于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對孩子可以說是呵護備至,這也養成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再加上如今獨生子女很多,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于是,在課堂上學生我行我素,缺乏合作意識,使得原本需要團隊合作的課程內容無法進行下去。
二、小學體育素質教育質量提升的策略
(一)通過教學氣氛的調節,調動學生積極性
為了提升素質教育的教學質量,課堂氣氛的調節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氣氛調節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2]。教師通過對課堂氣氛的調節能夠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增加其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并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的魅力所在。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時,應該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競技性等。比如,在進行過障礙的訓練時,在項目開始之前,教師先將學生分好小組,在操場上設置好各種各樣的障礙,以小組為單位過障礙,然后以過障礙所用時間來決定勝負。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能夠起到挖掘學生潛能的作用。
(二)創設游戲性質的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率
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使得他們并不能完全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各種體育項目的教學時,多多利用游戲來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比如,在進行跑步教學時,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首先會對跑步注意事項進行講解,然后是示范,最后讓學生進行實際跑步訓練。但是這種方式往往造成部分學生不愿意跑,經常掉隊等現象[3]。可是,如果教師能夠采取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就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就算是簡簡單單的抓人游戲,都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跑步熱情。而且在抓人過程中,教師作為裁判,可以及時指出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讓學生抓緊改正。
(三)培養團隊精神,提升合作意識
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注重對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的培養。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擁有通過合作來獲得想要結果的能力。在這個低齡階段,學生還尚未形成健全的思考能力,在很多地方都對教師存在很大的依賴性,這就需要教師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通過一些團隊合作的體育項目來進行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4]。比如,設置“二人三足”這種體育項目。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并且在開始之前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喊口號的方式讓學生統一步伐,喊“1”時兩個人同時邁出單獨的腳,喊“2”時同時邁出被綁起來的腳,并注意不要著急,不能亂。在進行過幾輪之后,學生就會明白兩個人互相協作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進行交流。利用這種簡單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這也為其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學生習慣的養成、體質的加強、人格的健全等都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廣大的小學體育教師和相關的教育人員,按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設計難度適宜的課程內容。在課上也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做好與學生的互動,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在課堂上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在興趣的引領下健康成長,有效提升素質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寧波.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7):217.
[2] 賴朝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淺析[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2):173.
[3] 邰永峰.淺析素質教育指導下的體育教學[J].學周刊, 2015(34):188.
[4] 郭雙虎.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