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磊磊
摘要:一體化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及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重要途徑。技校生畢業后是生產第一線的主力軍,如何加強一體化教學,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實基礎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有關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策略的思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策略
一體化教學是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的工作,也是技工學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辦學條件,逐步推行。一體化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充實、不斷完善,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一體化教學是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以職業技能訓練和熟練掌握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改變以往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相分開、教師“輸入式”講解和學生被動接受的現狀。在一體化教學課堂上,教師是導演,是教學過程、內容的設計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邊講邊演練,學生邊學邊操作,并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理論和實踐同步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直接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際操作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專業技能,還能構建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職業能力。
二、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策略的思考
1、完善技工教育法律體系,為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保障。針對目前技工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首先要建立法律保障機制,通過立法的形式明晰學校與企業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將校企合作納入國家法律保障體系中,為技工教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實提高社會對技工教育的認可,調整技工教育政策,樹立大職業教育觀,將技工教育與國民教育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把技工院校招生納入國家和地方中高考錄取體系以提高生源質量,把技工教育納入國家財政撥款體系中以提高教師待遇,確保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順利實施,從根本上改善技工教育環境、提高技工教育質量。
2、內挖潛力外重聯合,搞好一體化教學基地建設。做好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其必要條件是具備專業理論和實訓教學的一體化場所及各種設施設備。在財力不足、投入有限的情況下,為滿足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要求,提高一體化教學實效,必須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是要利用學校現有條件,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搞好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在現有條件下短期內完成滿足各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標準化教學場所既無可能、也無必要。但根據各自情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盡快建起滿足骨干專業一體化教學需要的校內實訓基地,對大部分技工院校而言并非難事。二是要加強校企聯合,注重與現代化企業聯合辦學,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訓練基地,利用其先進的設備、現代化的生產工藝等開展一體化教學,以滿足崗位對學生能力的需求。
3、引進派出雙管齊下,著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首先要進一步深化技工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對專業教師引進和招聘,要重專長、輕學歷。其次要建立符合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特點的教師職后教育和企業鍛煉制度,加強教師培訓基地與實踐基地建設,為教師培訓和實踐提供物質保障,促進現有師資向“雙師型”教師轉化。第三要密切與企業的合作,在合作企業中聘請既有豐富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理論知識的老師傅,作為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和使用,以彌補學校自身雙師型教師的不足。
4、更新觀念產教融合,建立一體化教學模式。技工教育以人的技能開發和提升為主要目的。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根本問題在于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關系,必須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一是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示范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創設真實的教學場景,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或問題去學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和工藝技能的目的。二是推進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積極開展“定單式”培養,真正實現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達到技能型人才的精準輸送。三是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訓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訓基地的一體化,積極探索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四是創新企業學徒制,把課堂教學延伸到企業,采取師傅帶徒弟的辦法讓其在學中干、干中學,徹底改變技工教育重知識、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弊端。五是建立和完善彈性學習制度,推行選修制和學分制,為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5、加強校企專家協作,搞好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是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只有具備與一體化教學模式相匹配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和教材,才能順利實施一體化教學改革。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和教材在突出專業知識體系的同時,應當融入崗位的技術工藝,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提高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使之符合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課程體系開發和教材編寫要做到四個堅持:堅持以培養綜合能力為目標,堅持以職業標準為依據,堅持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堅持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應達到三個統一:課程設置與崗位群的職業目標相統一,教學目標與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相統一,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證內容相統一。而滿足上述要求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和教材,靠技工院校單方面力量難以完成,必須由來自企業界的行家和技工教育界的專家交流協作、共同完成,由此開發的課程體系才能符合企業和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教材才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才能夠充分體現現代技工教育的特色。
三、結語
總之,在技工院校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預期的教學效果的取得,還可以極大提升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豐富數學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因此數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值得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師共同來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胡海芳.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一體化教學的誤區及矯正[J].職業,2017(21).
[2] 郭少森.淺議項目教學法在機電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26).
[3] 陳嬌.有關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策略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2(7):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