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菁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其推理演繹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措施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創新思維 措施
在高中階段,創新思維是學生必備的一種素質,對于很多學科的學習都具備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知識較為抽象復雜,教師必須通過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此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當前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相較于初中的數學,高中數學涉及到的知識范圍更加廣闊,且難度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新課改實施之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普遍采用的都是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這就導致學生的主動性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普遍偏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理念對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課改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一情況,但是很多教師仍舊沒有轉變傳統的觀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依舊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過度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使得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遭到忽視。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新課改核心理念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難以實現有效的提升。
(三)教學資源匱乏
數學是一門教學復雜的學科,知識大多抽象難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充分的理解知識的內容,教學資源匱乏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很多學校都存在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能采用落后的方法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
創新思維本質上是一種利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學習中困難和問題的一種思維過程中,因此創新思維能夠打破常規思維的限制,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問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想要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從知識儲備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入手,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如此才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使用探究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探究法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計劃的制定。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預先制定好的問題,引導學生按照學習計劃有目的性的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這種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在對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散,使學生形成多方面思考問題的習慣,使用更加具有創造性的技巧和方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如此才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教學中,通過電子課件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起到豐富課堂內容的效果,同時還可以降低的的知識理解的難度。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探究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通過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新課改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期的教學活動,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在職培訓、自主學習或是對外交流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的能力。對于高中數學而言,教師不僅要學習數學專業的知識,還要適當的吸收借鑒其它學科的知識,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完善,如此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必須持續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針對性的制定創新思維培養策略,如此才能實現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麗艷.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03).
[2]賁維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2014,(21).
[3]傅君明.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研究[J].數學之友,2016,(04).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