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農村寄宿制學校問題學生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由于地域限制,特別是一些邊遠山區學校,加之其他條件(如財力、人力等)非常有限,管理力度受到很大的制約。如果我們能夠積極應對,認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制訂切實有效的對策,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保證留守兒童得到了健康的成長,促進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問題學生;管理
一、 留守兒童個案分析
1. 問題表現
王某,男,十歲,四年級學生,父母常年在外省打工,借住在姥姥家。個人衛生極差,蓬頭垢面,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開小差,作業不能按時按量完成,有厭學情緒。
2. 問題處理
一次,他沒做作業,當我問其原因時,他一直不說話,保持沉默,后來一再追問,他憂郁的眼睛中突然閃著幾滴淚花,透過他的神情,我明白了他可能有難言之隱。此刻我沒再追究下去。后來在班主任的幫助之下,我聯系到了他的監護人即他的姥姥。原來,他家孩子多,三個男孩一個女孩,他是老大,所以父母平時不怎么在意和關心他,加上孩子多,開支大,經濟負擔重,所以父母將他寄養在姥姥家,由姥姥照顧,但姥姥年歲已高,又不識得字,所以他只能是自己照看自己。知道了他的基本情況后,我在課后給他格外的輔導,并在生活上也給予特別的照顧。慢慢接觸后我發現,他挺懂事,會做很多家務,但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缺乏必要的約束和管教,才使他漸漸養成了散漫,不做作業的一些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幾個任課老師的關心與幫助,和與他父母的電話溝通,雙管齊下,他漸漸地在各方面有了極大的改觀,他開始變得開朗,活潑,時常幫助同學,更大的進步是作業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我把他的這些進步在班里宣讀,并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我號召其他同學向他學習,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優良品質。不但在作業上,我對他嚴格要求,而且在課堂上,我也設法給他創設各種成功的機會,讓他能體驗成功,享受成功,進而擺脫自卑,消除厭學情緒。通過這些做法,他的各方面表現日益突出,自信心倍增。
3. 案例反思
留守兒童不是天生就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不是生來就自卑懦弱,他們只是有所缺失,缺失成人的關愛和正確引導,因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推卸責任,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所有學生,甚至我們要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的愛和幫助,只要不放棄他們,他們肯定會愈來愈好。作為老師,我們應時常尋找和創設能使孩子們體驗成功的各種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享受成功,讓他們獲得點滴進步,進而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轉化問題學生雖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能鍥而不舍的堅持給他們關愛和幫助,時常挖掘和捕捉這些問題學生的亮點和閃光點,我相信他們會使我們看到驚奇的一面。有些留守兒童雖孤僻、不善言詞,但他們有自己突出的一面,比如:有的畫畫得好,有的字寫得漂亮,有的在體育活動中表現不賴等。如果我們能及時的捕捉到這一點,及時給予肯定和正確引導,為他們創造一個興趣發展的良好環境,為他們提供發展特長的平臺。這樣這些孩子會在我們肯定的目光中慢慢自信,開朗起來。他們懦弱、自卑的性格也會漸漸消除。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時常要想方法,要區別和特殊對待這一類學生,只要我們的方法得當,假以時日,我們定會融入他們的內心和情感世界,他們也會在我們的引導下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二、 教育反思
在農村,由于地域限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的是留守兒童。他們缺少親情的關愛和父母的溫暖陪伴,可以說是社會的弱勢群體。
1. 學習成績不理想。農村大多留守兒童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存在不良的學習習慣。具體表現:常遲到、早退、上課無精打采,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甚至存在中途輟學的現象,其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不理想,較以往成績低,無明顯的學習效果。
2. 不良的行為習慣。愛說謊、常說假話,在家里欺騙父母或監護人,在學校欺騙老師。不服從老師管教,無集體組織觀念,自律意識差,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無紀律約束。好吃懶做,不能主動自覺的完成諸如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其監護人謾罵,不尊敬,有時夜不歸宿。易于沉迷,整天癡迷武俠小說和網絡游戲中。自控能力差,部分存在早上不洗臉不漱口,晚上不洗腳,長年不理發的壞習慣。
3. 不健全的人格發展。由于無父母的溫情陪伴,大多留守兒童內心常處于封閉狀態,對人對事淡漠、不屑一顧,無安全感,寡言少語,不愿合群,交往能力差,有抑郁和自卑傾向,部分個性倔強、脾氣暴躁。
三、 教育策略
面對留守兒童的諸多問題,我們是管還是不管?應該怎樣管?部分老師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無家庭教育的孩子我們無法管,更管不了。父母都無法嚴加管教,靠我們老師有用嗎?但我們可能忘了,問題學生不是生來就具有不良的品質和習氣的,他們只是后天缺乏成人的正確引導,因此我們對他們的教育不是一次所能及的,而要靠多次、多方面一直反復的教育。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應從尊重、愛護、鼓勵等方面去啟發,走進他們的心靈,去了解他們心靈深處的東西,對癥下藥去關愛、幫助、鼓勵他們,促使他們改掉不良習氣,進而轉化他們。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問題直接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家庭的幸福和諧,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因此,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和認真加以解決。學校是少年兒童教育的主要陣地,又聚集大量教育人才資源,更應該擔負起這個重要責任。
作者簡介:
何成鵬,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二壩九年制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