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豐富中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在不同環境下學習的能力,目前很多學校組織老師開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其中利用微課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目前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就個人的見解,對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應用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教育的進步,尤其對于初中生來說,在小學階段剛剛接觸一些課程,而且對這些課程還沒有系統的認識,比如信息技術,相比語數外三門主課來說,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屬于副課,沒有嚴格的期末考試要求,加上課時比較少,學生還面臨著升學壓力,教師和學生對這門課程重視度不夠,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影響了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因為微課本身短,精簡的特點,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增加了課堂的吸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分析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尤其現在很多學校都提倡進行多元化教學,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式教學,整合教學資源并進行合理分配,微課的核心部分是教學視頻,一般微課控制時間為10分鐘之內,從這方面說微課是傳統40分鐘課的課例片段。
一、 應用微課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
微課是針對學科的知識點在短時間內以視頻教學為主進行的新的教學資源,課件,模擬練習等作為教學資源基礎上,利用這些資源在教學設計的引導下,通過給學生羅列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學習。微課必須有教學設計,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做好準備,微課中的視頻可以進行循環播放,幫助學生鞏固記憶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微課本身具有授課時間短、知識點小的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突出本節內容的重難點,克服了碎片化學習,也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的課堂中,因為微課時間有限,理論上來說,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微課教學環節不能超過整節課堂的1/5,要凸顯課堂的重難點,也不能將過多的知識點羅列在視頻中,要讓學生對知識有精確的定位。微課可以通過預習、復習、課外復習等方式進行,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很多教學內容,不會對正常的教學課程產生干擾。
二、 當前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所面臨的挑戰
(一) 學生積極性不高
實現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應用必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但是,由于傳統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向學生灌溉知識,往往會使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而且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最終會降低的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微課教學應用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 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資源,相比其他的教學方式,微課具有內容精簡、課時較少等特點,微課需要突出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需要好好進行教學任務設計,一定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進行教學,教學內容要具有合理性。但是從當前的中學階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來看,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時,由于針對性不強,沒有重點掌握知識點的深層含義,而只是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些淺層知識,導致發揮微課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三、 對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占優勢
(一) 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教師需要根據所帶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從目前來看,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中學生的求知欲較強,而微課是有別于傳統單一式的教學課例,以視頻教學為主,涵蓋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及學生反饋等多種輔助性教學資源,這種方式下是符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的,也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產生好奇心去嘗試接受新知識。
(二) 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
傳統教學主要是以教師口頭講述為主,因此教師在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課堂上需要面對黑板,將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以板書的形式展示,但是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主要以視頻為主,這些視頻的容量小,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能夠讓師生在線觀摩教學課例,隨時查看課件等資源,實現移動式學習,并及時進行師生互動,這對教師觀摩教學、教學反思是有幫助的。
(三) 課堂的擴展延伸
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相對簡單,知識面比較窄,而且教材內容也沒有及時跟新,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并沒有在課本中信息技術一般來說中學信息技術體現出來,但教師需要在有效的時間將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知識點,這無疑給教學帶來了難度,因此,借助微課進行信息技術教學能夠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向學生講述課本內容,包括可以向學生展示課外知識,或以各種有趣的方式進行情境教學,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的同時,能夠讓他們加深記憶,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四、 對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考
(一) 微課本身由于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相比傳統的課堂,微課形式的教學更能凸顯主題,符合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并且也是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規律的,教師在課堂中起主導作用,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但是部分教師主要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過分依賴視頻使其忽視了師生交流,也無法留給學生進行獨立思維的時間,受多媒體的束縛,教師的授課風格和思路受到限制,不能很好體現出來。另外,PPT中一些動態圖片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長時間觀看視頻是不利于中學生的視力,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中需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二) 運用微課進行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微課視頻進行教學反思,獲得及時的學生反饋,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在線共享資料實現移動式學習,擴展知識面,不斷補充知識結構,目前微課教學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尤其在PPT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總的來看微課教學形式不僅簡精簡了課堂內容,而且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
五、 小結
因為微課進行教學已經廣泛應用到其他課程教學中,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資源,轉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能夠針對學科的知識點在短時間內以視頻教學為主進行,可以通過預習,復習等方式進行,由于其時間較短,因此不會對正常的教學產生干擾。
參考文獻:
[1]余一梅.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年第8期:169.
[2]劉玉辰“.追趕潮流”實現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年第8期:159.
作者簡介:
張苗,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