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玉
【摘要】地球村概念已經推而廣之,作為目前世界的通用語言,英語不再是一門特長,而是一項基本技能,需要人人掌握。中職英語教學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教學顯得異常關鍵。如何激勵學生,讓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定位,由此順利融入社會實踐,急需找到突破口,職業素養的培養尤為重要與迫切。
【關鍵詞】中職英語 職業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27-01
一、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即使在義務教育中表現平平的學生也能培養成具有一技之長,擁有生存能力、技術過硬的社會建設者中的一分子。現實中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即交流能力尤為看重,學霸考霸如果成為啞巴英語也是無功而返。我們時常說素質教育,其實就是對學生職業素養的一種培養,因為相比其他正常一路本科畢業,在比較成熟的年齡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中職學生需要更早的實現獨立自主,而職業素養的培養作為教育的最根本要求,中職英語教學概莫能外。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等院校有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學生應對機制,而中職學校在課程的設計和制定上就先入為主的以專業課為重點,忽視了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文化修養課程對學生素養的潛移默化。對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太少,就造成了以后的職業之路必定坎坷。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強實用性更強的學科,老師們的教學原則是基本掌握即可,尤其是可以應試就算達標了,卻完全忽略了它所具備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口語表達能力不僅學生自身不注重,連老師也不予重視,不做強調。更不用說主動培養學生的語感,或者通過其他的方式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
三、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意識的方法
1.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
就讀于職中的學生初來乍到,自卑情緒會比較濃厚,畢竟在初中的學習就一言難盡,這就導致了不僅基礎薄弱,還沒有學習興趣,甚至很多都抱著破罐破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來到學校繼續自己的教育之旅。這個時候,讓學生建立自信心,正確面對學習道路上的失敗與挫折是職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2.正確規劃職業路線,培養社會責任感
新生入學教育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讓學生明白學校的校訓校規,讓他們懂得這個學校是有規矩的,生存是需要講求規則的,任何事情在權利實施之前必須先要遵守義務。“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的名言警句不是一句口號,學生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一只腳已經邁向社會,行規、法規都同等重要,需要遵守,更需要正確解讀,從而做到在行業生存有道,工作得心應手,生活游刃有余。中職學校不再是白色象牙塔更不是問題的避難所,在掌握技能的同時要學會承擔責任,肩負使命。
3.鼓勵學生提前熟悉行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性格決定命運,學習效果決定就業方向。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而且要專業素質過硬,心理素質過硬,身體素質過硬,才能沖破就業的重重障礙到達理想的彼岸。因為缺乏職業方向,就會脫離專業方向隨心所欲的一頓胡亂選擇,所以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盲目隨大流,缺乏學習、奮斗的目標,必然造成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局面。例如,在(基礎模塊下)Unit 6中的話題:Is money so important?要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擇業觀,掙錢是謀生的手段但不是謀生的目的,同時讓他們懂得不學習的后果,成績不好事小,錯誤的學習習慣和得過且過的僥幸心理才是人生路上不斷遇到阻礙的最大根源。
4.強化職業意識,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現行的中職英語教材和教學大綱中有關職業性的題材比比皆是,內容豐富還兼具很強的時代感。課程中的情景設置不僅沒有與社會脫節,更加注重與學生自身情況以及學習生活的相互關系,更不用提對文化背景、中外差異以及人際交往和旅游飲食的具體描述,不僅將職業意識很好的滲透其中,還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樹立了正確的擇業觀和人生目標。
中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技能教育,中職英語教學更要強調學生的一技之長,技多不壓身的道理大家都懂,卻不愿意將理論指導于實踐。職業素養更多的是對學生在學習中將自身規劃與教學要求培養成的一種習慣發揚光大。兩者相結合,就能擴大中職學生的就業幾率,甚至提高就業層次。當學生走向社會的時候,一定會感謝曾經努力培養自己的老師和曾經努力的自己。
參考文獻:
[1]周嫻.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英語教學效果[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年04期
[2]王巧霞.中職英語教學之我見[J].中等職業教育;2011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