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民航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得我國的飛行量持續快速增長。當前,在一些地區中,空管局的運行呈現出“三高”的狀態,即高密度、高流量以及高增長,因此對于空管的運行質量以及空管安全等級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之下,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將民航空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從而為乘客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證。基于此,文章就時期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設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新時期 民航空管 信息化建設
一、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設要求及建設問題
(一)新時期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設要求分析
當前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對于民航的發展來說亦是如此,所以加強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建設勢在必行,并且也需要將相關要求進一步提升,對民航空管運行設備的保障體系進一步的完善。與此同時,還應當加強相關機制的實施,從而為民航空管信息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從而使得信息體系更加完善。在實際的建設過程當中,需要加強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加以重視,科學的進行布局優化與資源儲備。只有切實落實這些工作,才能夠真正的促進空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與此同時,在進行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實際建設的時候,應當對設備的全生命周期加以有效的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設備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并且對于大數據的累積工作也要加以重視。此外,還應當對利用價值比較高的設備做好定期的的檢測與維修,使得備件的儲備處于正常化,并對設備運用的匹配性加以充分重視。此外,還應當對配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充分重視,滿足資源共享的需求。只有將基礎層面的工作加以落實,才能夠為將來的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建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新時期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設問題分析
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對于民航空管的信息化建設來說,其影響因素也比較多,從而導致各方面的問題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這些問題的信息內容存在很大的矛盾,比較粗放;其次,這些信息資源在利用的過程中其利用率比較低,出現低層次應用或者是封閉式重復應用的情況,導致實時綜合性管理水平與信息服務水平都相對比較低。
不僅如此,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之下,由于空管信息化服務水平相對比較地下,在經濟運作方面缺少一定的規模。通過對當前的空管信息化服務進行有效地分析,可以發現其尚且沒有依據系統管理的市場運作來進行,而是采用的是條塊分割的方式。這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對于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建設來說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新時期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
站在全局視角之下,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狀態體現出來。面向運行單位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地區空管單位通信導航監視設備計劃的執行等更具信息化、網絡化、規范化以及數字化。為了更好的落實《規范運行秩序、做好航班正常工作的若干措施》與《民航局減少航空器關艙門后地面長時間等待有關問題的措施》方面的相關內容,因此,西南空管局在經過仔細的了解調研并且協商之后,在2013年時將機場協同放行系統(CDM)投入使用,從而建立起轄區范圍中航班運行的協同機制,達到信息共享、協同決策的目的。
(二)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
所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指的是從設備的計劃一直到維修階段,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提升對業務理解的準確性,不單單是對設備本身加以認識,還應當對其應用的場景、環境以及業務承載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要對民航空管各使用單位的實際使用習慣及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從而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合理的控制以及運轉流程。
(三)建立運轉流程和規章制度
首先,對庫存管理實現信息化。由于實際業務的需求,在民航空管系統當中,其備件的保管地點一般都比較分散,在各個地區都保管者不同型號種類的備件。如果在某個儲備地點中出現短缺的情況,就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在系統內部中迅速查找相應備件的庫存,從而可以及時的提供響應支持,使得業務故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解決。
其次,對設備的適應進行全過程跟蹤。從設備的采購、使用一直到維修,會涉及到不同的部門,所以在設備的循環過程當中,應當對其進行緊密的跟蹤并將其檔案化,從而為后期的維護、維修以及再利用等提供一個強有力的依據。
(四)加強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安全監管
由于在計算機網絡當中,其具有比較強的開放性與變化性,因此在安全監管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各種因素。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應當對先進的民航空管計算機網絡安全監管技術與手段加以借鑒與學習,然后將不安全因素排除出去。在實際的安全監管過程當中,要利用資產信息收集系統、檢查列表等手段來對計算機當中的風險進行管控。除此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的力度,對監督管理技術加以創新,從而使得計算機的安全性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五)構建綜合性的標準化系統,并加強重視信息技術的多樣化應用
當前的社會發展是一個多元化的信息社會,不同種類的信息隨時隨地都在涌現,然而對于子系統來說,在信息的交互與共享方面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的平臺,再次基礎上將各種信息進行集約化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空管的安全性得到有效地提升,促進信息化目標能夠早日實現。通過各種措施的應用,也會對空管系統的業務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信息化建設能夠為空管整體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只有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重視,才能夠更好地為空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六)加強信息服務及經營措施的科學實施
在空管信息化的建設過程當中,需要對信息資源加強利用與開發,只有做好管制部門以及管理部門的服務,才能夠為空管的信息服務提供保障。當前,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到空管當中,使得空管的信息服務更加完善,對于民航整體空管質量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
總的來說,在經濟的發展促進下,空管運行的設備數量與密度還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在實際的空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當制定一個有效的制度,對技術加以綜合性的應用,從而使得民航空管信息化的建設質量得到大大的提升。文章通過對當前的信息化建設進行簡要的闡述,需要能夠更好地促進其發展。
參考文獻
[1]裘禛宇,曹燁琇.民航空管大數據存儲下AIX服務器快速恢復方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1):178-179.
[2]李磊.淺談NGN技術在民航空管交換網絡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7,(02):59-60.
[3]高健.對確保民航空管網絡信息安全可靠的措施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7,19(0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