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小學學習的基礎性課程,以其自身的特點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有涉及,具有較強的生活性。在生活中,數與數的運算是人們最常運用的最為基本的數學知識。小學數學的基本特征在于對數的使用,對學生的數學運算提出了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是對基于新課標下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下 小學數學 運算教學 培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60-01
引言: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在人們的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數學知識越來越多,此情況對人們的數學運算要求也越來越重視。我國小學數學教育在新課標背景下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
一、新課標下小學數學運算教學的教學核心
(一)創設背景,提高學生的運算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還很小,還處于比較幼稚的階段,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其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烈。因此,數學教師可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導入一定的情境,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從而展開數學運算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開展教學活動,在趣味中感受數學運算
在數學運算教學中加入適量的游戲性活動,有利于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因小學生尚處于對游戲十分偏愛的階段,小學生對做游戲情有獨鐘。因此,在數學運算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中增添游戲性,有利于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提高小學生對運算教學的參與度,從而令學生更加熱愛數學運算[1]。
(三)增加教學互動,增進課堂運算的活躍氣氛
教學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對不理解之處提出相應的問題,再由教師為學生的困惑加以解答的教學模式,由此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它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問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令課堂教學的氛圍活躍起來,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新課標下小學數學運算教學的培養分析
(一)加固基礎,熟練掌握運算公式與法則
一切復雜性的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以簡單的事物作為地基而不斷向上發展的過程。同樣的道理,一切復雜的數學運算都源自于簡單的運算。因此,若想實現對復雜的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就應該從小學階段便將數學運算的基礎打牢,以此促進對更加深刻、更加復雜的數學運算的解決。在數學運算中,數學運算規律與公式是進行學生進行數學運算的基礎。數學運算的本質是學生根據相關數學知識的運算定義,利用一定的運算規律與運算方法對數學算式加以運算的過程。這是進行數學運算的根本之所在,若學生未能將數學運算公式與運算規律的加以有效掌握,則勢必會對其數學運算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為此,教師應通過一定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加強對各種數學公式與運算規律的記憶。同時,為令學生加強對各種公式與運算規律的掌握,還應借助大量的數學習題運算得以實現[2]。
(二)強化數學運算的具體例題的分析
數學教師在向小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首先是加強小學生進行數學運算所需要的大量運算規律與運算公式的掌握與理解。其次便是在掌握與理解運算公式的基礎上,展開具體的例題運算的實踐。此舉有利于教師將數學運算教學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與層次上,令小學生在數學例題的運算實踐中,提升自身數學運算能力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令學生對數學運算形成更加具體而又全面的認知。我國小學數學發展在新課標發展的大潮之下,新課改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教師在數學運算領域進行必要的突破,以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令學生增加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數學例題的運算能力的熟練度?;诖?,數學教師應設法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才能令數學教學活動得到有效的開展與進行,從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為小學生進行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奠定牢固的基石。因此,為實現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更加顯著的發展,提高其數學運算能力,教師應大力加強對數學例題的應用,以促進小學生的運算能力的提高,促進數學運算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結論: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標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對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又提高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國小學生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包括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與理解,同時也要求小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數學運算方法,提升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因此,教師應從數學公式與數學例題兩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算數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靜.新課程下關于小學數學運算教學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6,19:164.
[2]王東岳.新課標下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