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烽升
摘要:音樂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人們對音樂有著崇高的追求,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發展至今,對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是高中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也是高中學校發展的重點。然而,當前許多高中學校通過音樂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就高中音樂教學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進行的思考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學生審美能力;策略研究
前言:
音樂藝術來源于生活,具有讓人快樂、安心的魅力,使人沉醉在音樂的海洋里。在當前高中教育中,音樂是學生的必修課,不僅能有效緩解高中學生的升學壓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也反映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
1 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1.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當前,我國的教育中,學校都非常注重數、理、化這樣的主科教學,對于音樂這樣副科教學有很大的忽視。因此,高中學生無法接受專業、系統化的音樂教學,很多高中學生對音標、音符不是很了解,對樂理知識也沒有多少了解。高中教師如果運用專業花的教學方式,學生根本無法理解教學內容,致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1.2缺少完善的音樂課程評價體系
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課程評價環節可以充分將音樂教學效果展現出來,合理的音樂課程評價體系可以很好的促進音樂教學發展。當前,我國音樂教學對學生音樂藝術的評價不到位,在進行評價工作時,需要重視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音樂評價時不能采用同一種標準,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音樂發展,不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我國高中音樂評價主要是以音樂知識作為評價內容,通過量化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音樂素養評價,在使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降低,阻礙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
1.3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部分高中音樂教師缺乏音樂的專業素質,一線城市中的音樂教師具有很強的專業素質,擁有良好的音樂教學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而地市級的高中音樂教師由于學校缺乏音樂教育意識等原因,缺少專業的培訓,自身的音樂素質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造成音樂教師的音樂素質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師身上還兼著其他學科的教學任務,無法保證音樂教學質量,因此,需要對高中音樂教師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提升自身素質,進而提升教學質量[1]。
2 高中音樂教學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2.1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學生已經厭煩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因此,為了學生的音樂發展,需要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進行對音樂進行重新的認識,進而深入了解,音樂教師不應該局限于課本教學。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對音樂畫面進行想象,還要借助樂器通過聽覺刺激學生的想象力。音樂教材上的內容基本上是傳統、經典的音樂,然而學生更喜歡現代音樂、鄉村音樂等,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加入一些現代音樂元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構建合理的音樂評價體系
在進行音樂評價時,應該構建合理的音樂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考評固然重要,但是不應該占評價主體,更多的應該對學生進行音樂藝術素養評價,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歌喉展現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對教師教授技巧的練習。通過這些,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努力程度,教師以此為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進而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實現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
2.3對教師進行專業素質培訓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要對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足夠的重視,強化對教師的培訓工作,組織音樂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優秀的音樂教師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樂于接受音樂知識,教師應該具備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音樂是極具天賦性和藝術性的學科,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天賦,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2]。
2.4將生活與音樂聯系起來,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感受美
感受美是進行審美活動的基礎,審美意識是從接觸美、感受美中產生,只有對美進行理解,才能想象美、創造美。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中尋找音樂素材,并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出一種藝術情景,將教師、教具、學生等都聯系起來,使音樂回歸生活。學生對自然美有最直接的感受,自然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最好的課堂,落日、朝霞、星空、綠樹等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優美的色彩,壯麗的景觀,帶給學生豐富的自然體驗。高中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使,應該為學生創造這樣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自然美。
2.5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通過弦樂來表達憂傷的情感、蕭瑟的秋天,這時學生腦海中想象的景象應該有飄零的落葉、冷寂的黃昏等蕭條等,通過學生大腦的記憶,將對音樂進行美的想象。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將學生的記憶與音樂進行充分的聯系。高中學生向往教室外面的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通過學生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感受掙脫束縛后的自由美,鼓勵學生在學生生活中通過自身的想象創造美。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情趣美,情趣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對音樂具有強烈的情趣使,才能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欲望[3]。情趣不是通過學習可以得來的,只有通過音樂長期的熏陶,才能讓學生感受音樂魅力,進而產生情趣美。
3 結語
高中學校進行音樂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的精神追求更加豐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合理的音樂評價體系、對教師進行專業素質培訓、將生活與音樂聯系起來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感受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等方法,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顧紅彬.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9):44.
[2]謝文靜.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J].黃河之聲,2018(10):81.
[3]林和平.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A]. .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