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芳 湯滿橘 高鳴
【摘要】 目的:探究延續護理對改善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4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組實施延續護理,比較兩組出院時及出院6個月后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出院時,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干預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干預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18%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481 5,P=0.011 0)。結論:對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緩解了抑郁焦慮等負面心理,改善了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上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 延續護理; 宮頸癌根治術; 生活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radical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undergone radical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Nov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reatment,they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4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group was performed routine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performed extended nursing.The psychological status,quality of life score at discharge and after discharge 6 month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t discharge,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AMA and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discharge 6 months,HAMA and HAMD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t discharg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after discharge 6 months,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nursing,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3.1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8.18% of routin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6.481 5,P=0.011 0).Conclusion:Extended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relieve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egative psychology,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greatly improve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has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Extended nursing; Radical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Shangrao 33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33.020
宮頸癌在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極為常見,是一種嚴重威脅到女性身體健康的惡性腫瘤。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宮頸癌的發病率不斷的增高,據調查顯示,我國的發病率在全球較高[1]。宮頸癌根治術是常見的手術治療手段,常用于治療早期宮頸癌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但由于其創傷較大,術后恢復時間漫長,且伴隨的并發癥較多,容易使患者產生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的生活,降低生活質量[2]。有學者指出,對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具有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3-4]。本次研究,將對本院2015年5月-2017年11月88例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從而探討延續護理對改善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過病理活檢均確診為宮頸癌;均具備宮頸癌根治術的身體條件且接受該治療;均認知正常,可進行網絡與電話交流;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嚴重的系統性疾病;藥物過敏。根據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4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組 該組給予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治療時,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術前指導、生活習慣指導、心理護理等。在患者出院時,由責任護理人員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并做好門診部門對患者隨訪時間安排的告知工作,并在隨訪時提供支持[6]。
1.2.2 干預組 該組給予延續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延續護理干預:(1)組建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與護理人員組成,且護理小組成員需本科以上學歷、5年及以上婦科病房工作經驗,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7]。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并考核,待合格后才可上崗。培訓的內容為:電話隨訪、網絡管理的方法與規范、溝通態度與技巧分析、良好生活習慣指導、心理指導等。(2)初級護理。患者準備出院時,護理小組應當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其中包括年齡、疾病、治療情況等,指導患者的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叮囑患者及時觀察陰道流血與切口恢復等情況,并向患者講述相關知識[8]。并建立針對宮頸癌患者的QQ群[9]。(3)持續護理。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以電話、網絡為平臺的健康知識宣教,由護理小組成員進行電話隨訪[10],2次/月,時間定為每個月的第1周與第3周進行,指導患者疾病有關知識,并給予情感支持,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護理小組需每天在16:00時登錄病友QQ群,接受患者的咨詢并及時回復,掌握患者的情緒,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1 h/次[11]。將護理過程分為3個階段:1個月內,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包括傷口與陰道出血等。詢問患者的飲食、活動等日常生活,以及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脫發等不良反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叮囑患者治療后的注意事項,每周檢測血常規,對于白細胞在3.0×109/L以下的患者需要進行復查[12]。指導患者術后康復訓練,進行縮肛訓練,3~4次/周,鍛煉盆底肌功能,促進恢復[13]。
1~3個月,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側面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生理、情感等進行了解,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給予患者支持與關心,對其生理與情感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3~6個月,跟蹤患者的術后康復,了解生活習慣與社會心理,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社會與參加工作。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出院時和出院6個月后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1)心理狀態的判定: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評估,其中HAMA評分為7分以下表示無焦慮,7~20分表示可能存在焦慮,21~29分表示肯定存在焦慮,總分29分以上表示焦慮嚴重;HAMD評分為8分以下表示正常,8~20分表示可能存在抑郁,21~35分表示肯定存在抑郁,35分以上表示嚴重抑郁。(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宮頸癌患者生存質量評定量表(QCL-UCC)對患者進行評估,共由身體情況、生理狀況、社會職能、負面效應及生活樂趣五個方面組成,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5]。(3)護理滿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出院后6個月進行調查,包括護理態度、理論知識掌握等四個方面,分為三個等級: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常規組年齡34~57歲,平均(40.21±3.18)歲;體重46~77 kg,平均(61.84±2.61)kg;類型:鱗癌15例,腺癌20例,腺鱗癌9例;病理分期:Ⅰa期20例,Ⅰb期16例,Ⅱa期8例。干預組年齡37~59歲,平均(40.67±3.25)歲;體重45~78 kg,平均(61.01±3.34)kg;類型:鱗癌16例,腺癌19例,腺鱗癌9例;病理分期:Ⅰa期19例,Ⅰb期17例,Ⅱa期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疾病類型及病理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出院時及出院6個月后的HAMA、HAMD評分比較 出院時,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干預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出院時及出院6個月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出院時,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干預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18%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481 5,P=0.011 0),見表3。
3 討論
延續護理是指不同場所對患者實施不同水平的連續性護理,常為醫院與家庭之間的延續,分為信息延續、管理延續與關系延續[14]。傳統的疾病治療中,護理僅針對住院患者,在出院時便結束護理,雖然健康問題得到解決,但歸家后健康無法得到保障,容易產生多種不良反應[1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治療逐漸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更加重視患者的術后恢復,并且由于許多疾病在治療時需要歸家護理[16],因此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宮頸癌作為威脅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在行宮頸癌根治術后,疾病得到治療,但由于手術創傷大、恢復時間較長[17],且長期的住院治療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經濟壓力,因此往往需要歸家護理。在歸家護理時,由于患者缺乏相關知識指導,容易產生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18],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及時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解答疑慮,通過健康知識宣教,使患者預防多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增加對患者的關心與支持[19],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20]。
本次研究中,出院時,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
6個月后,干預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了延續護理有助于降低HAMA與HAMD評分,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出院時,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干預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了延續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續護理通過電話、網絡等平臺,及時與患者溝通并進行指導,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等生活習慣,提高了生活質量。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18%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481 5,P=0.011 0),證明了延續護理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對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緩解了抑郁焦慮等負面心理,改善了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上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夏玲.早期宮頸癌術后4C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4):3500-3503.
[2]楊珍珍,金子玉.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4):125-128.
[3]秦潔丹,蔣蘭芳.延續護理對子宮頸癌患者術后自護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2):221-223.
[4]沈其敏,王麗.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7):1184-1186.
[5]劉周周,尹瑤.武漢市宮頸癌病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5,13(22):2133-2135.
[6]鞠小梅,張曦霞,張蘭鳳,等.網絡視頻健康教育在宮頸癌術后攜尿管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8):3600-3602.
[7]傅紅波,沈軍英,夏群偉,等.網絡平臺健康宣教在宮頸癌術后患者延續護理中應用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7):949-951.
[8]王國蓮,林鈴,陳運群,等.團體活動式延續護理對宮頸癌患者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8):1129-1133.
[9]鞠小梅,張曦霞,張蘭鳳,等.放置陰道模聯合盆底肌肉鍛煉在減輕宮頸癌放療患者陰道狹窄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9):1124-1126.
[10]馬塵,閆亞娟,何玥.整體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9):100-102.
[11]林永蓮,高劍華,陳運群.家庭護理對早期宮頸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與家庭功能的改善作用[J].河北醫學,2016,22(11):1902-1904.
[12]張靜華,任春霞.溝通達標理論在改善宮頸癌患者行為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6):438-440.
[13]姚瓔芝,韋榕颯,廖金蓮,等.宮頸癌放療俱樂部的創辦及實踐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7,32(2):24-26.
[14]謝慧英,張群珍.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3):363-365.
[15] Williams M S,Kenu E,Dzubey I,et al.A qualitative study of cervical cancer and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wareness among nurses in Ghana[J].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2018,39(5):584-594.
[16] Chen L,Zhang Y Y,Yu C X.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CO2 cryotherapy under bronchoscope for treatment of 40 patients with pulmoconiosis complicated by lung cancer in central airway[J].Zhonghua Lao Dong Wei Sheng Zhi Ye Bing Za Zhi,2017,35(5):375-377.
[17]劉君.延續護理對改善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10(22):144.
[18]陳敏.延續性護理在改善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7,20(27):11-12.
[19]趙變歌,顧浩.延續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6,2(2):124-125.
[20]陳育珊.延續性護理在改善宮頸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中的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1):63-66.
(收稿日期:2018-09-28) (本文編輯: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