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學習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帶來了教學改革的新出路。本文探討了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踐過程,對模式的各個環節和實際應用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并就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實施此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混合學習模式;高職英語;教學實踐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s the new opportunity to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its practice process. It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advice of practicing the mode.
【Key words】blended learning mod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簡介】張潔(1984.06-),女,浙江湖州人,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英語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第一期全國高職外語教學改革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ZWYJXGG-155)。
一、引言
2018年4月, 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指出, 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學習中問題的能力成為必備的基本素質。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也為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英語教育者開始關注混合學習模式。混合學習模式混合了線上線下的學習,是傳統的課堂學習和網絡平臺的自主學習的優勢結合。在各類研究里,關于高職英語的混合學習模式探究較少,實踐研究更是不多。本文在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混合學習模式在實際教學應用的基礎上,設計出了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并提出了反思和建議。
二、混合學習模式的內涵
混合學習模式不僅僅是在學習形式上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結合,更是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等不同學習理論的混合,課內和課外學習資源的混合,面授學習、協作學習、自主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的混合,線上線下學習環境的混合。混合學習模式的本質就是發揮傳統學習和網絡學習的優勢,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提高學習效率。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僅提升了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在教學過程的把控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和信息素養。
三、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
1.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我校高職英語混合教學安排為每周4學時的課堂教學,每周2學時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習。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網絡平臺除了為學生提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微課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外,還提供了豐富的聽說讀寫譯學習資源和配套的測試練習。在網絡平臺的論壇、答疑區,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可以在課下隨時交流討論。在課堂教學上,學生通過課前的網絡自主學習,對所學主題有了學習興趣和初步的認知,這為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課后的平臺學習,也鞏固拓展了所學的知識技能。
根據我校學生的學情特點和英語教學現狀,設計出了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這個混合學習模式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預熱導入:自主學習平臺學習; 加工提煉:課堂面授學習; 拓展深入:小組項目任務合作; 評價反饋:線上線下一體。
該混合學習模式在自主學習網絡平臺的技術支持下,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課內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優勢,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和學習主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師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線上線下隨時進行交流和答疑。
2.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的實施。依據上述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筆者在我校兩屆大一班級進行了為期兩個學年的教改和研究。研究對象為酒店、旅游專業 4個班的 186名學生。這些學生專門接受了網絡學習平臺使用的培訓和指導,初步了解自主學習策略和方法。現以本校高職英語課采用的《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Unit 4 Hotel Service 為例來闡述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
(1)預熱導入:自主學習平臺學習。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本課的學習主題、學習目標和任務后,向學生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生根據教師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內容,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上提供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提前感知所學知識、激發學習熱情,并提供了語言的準備。
在課文unit 5 Hotel Service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布置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包括觀看酒店預約、入住微課視頻;酒店服務類單詞、句型的在線學習;自測練習。學生通過學習平臺上的學習,可以初步熟悉酒店預約、入住的流程,交際口語表達、酒店的常用詞匯等,幫助學生打好了學習的基礎。
(2)加工提煉:課堂面授學習。在課堂面授學習前,由于教師預先給學生布置了自主學習平臺上的學習任務,學生已經對所學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教學重心放在對核心詞匯、句型的分析講解,對口語交際任務的訓練,對課文重點、難點的提問,以此了解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和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再結合教師教學做一體的教學設計,板書和電子課件的直觀展示,使課堂教學過程能高效有序的進行。
例如:在Hotel Service課堂教學中,酒店房間預訂和入住的交際用語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教師就自主學習平臺里提到的酒店預訂、入住的步驟和交際用語等進行討論和提問,學生在預先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基本能回答提問,并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情景口語操練。由于自主學習平臺的利用,提高了學習效率、節約了時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酒店詞匯、知識類的拓展學習,以及特色酒店的文章、視頻學習。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學習,完成對語言知識的建構,為下一步開展深入學習做好了知識能力儲備。課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的配套練習、題庫自測,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在平臺里的論壇答疑區,可以與老師、同伴交流,提問。
(3)拓展深入:小組項目任務合作。通過前期網絡平臺和課堂面授的學習積累,教師創設情境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有挑戰性的項目任務。小組通過ppt匯報、情景劇展示、作品展示等形式,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對點評每組的表現,對可以改進的地方提出建議和指導。小組協作完成項目任務,是拓展延伸所學知識,鍛煉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師在酒店服務主題項目上,讓每組設想一個特色主題酒店,對酒店的特色、服務設施餐飲進行ppt的介紹。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網上搜索資源,編輯文檔,口頭匯報練習等,內化了知識,優化了知識結構,提升了綜合能力。經過項目匯報和教師點評指導后,小組把修改后的項目作業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用于大家的一起交流學習。
(4)評價反饋:線上線下一體。評價與反饋是混合教學模式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課程評價采用形成性量化考核和總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總結性評價以期末書面考試為主。形成性量化考核占總評的60%,主要分為課堂表現和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學習兩部分。其中學生網絡平臺自主學習考核具體包括學生視頻觀看時間、資源利用情況、作業和練習完成情況、試題庫測試得分等。學習平臺能夠將學生的做題準確率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從中查漏補缺,了解自己的掌握情況。自主學習平臺后臺提供的做題數據、資源利用率,讓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平臺里錯誤率較高的題,學生答疑區提問較多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及時調整側重點,在上課面授時給予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課堂和網絡平臺的形成性量化成績定期向學生公布,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線上線下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重視學習過程性的表現。
3.混合學習模式的實踐效果。為了檢驗混合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課的實施效果,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內容包含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成績等方面。問卷的結果表明,混合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課的應用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它在提高語言綜合能力,培養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一,增強了學習主動性。混合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將網絡平臺資源引入到了學習中。既符合90后、00后互聯網一代的身心發展規律,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參與度,以及學習主動性。
第二,提高了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混合學習模式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和課堂接觸到大量貼近實際、生動有趣的學習資源,增加了語言的輸入。通過課堂上情境任務等的項目訓練,學生在任務中完成了對知識的建構,提高了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
第三,夯實了綜合素質。混合學習模式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學習等不同形式完成各項任務,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促進了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在運用多媒體軟件、office軟件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生的信息化素養。
四、反思與建議
通過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筆者做出了一些反思與建議,以下幾點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
1.引導學生適應混合學習模式。學生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很容易思維定式,對于自主學習起初會有些許抵觸、主動性不強的心理。對于混合學習模式缺少認識,繼而影響了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學習模式轉變的引導,注意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優化學習策略,給學生一定的適應過程和心理準備,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混合學習模式。
2.加強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混合學習模式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建立維護,微課、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制作、學習通等教學app的運用,對教師的業務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加快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網絡資源和課程資源整合,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是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混合學習模式發揮了面授課堂和線下網絡平臺各自的優勢,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習效果。采用混合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在提高語言綜合能力,培養學習主動性、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等方面受益。它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服務,促進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雖然在實際的應用中,還有待今后去完善,總體來說高職英語混合學習模式是互聯網+時代下英語改革的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黃榮懷,周躍良,王迎.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邵欽瑜,何麗.基于網絡與課堂混合環境下的大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2).
[3]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