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琦
(長春光華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觀念里,只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專業技能就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嶄露頭角,就能夠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當前經濟政治環境不斷更新換代的時代,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能夠完全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單單是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也逐漸變得不夠。正如之前的研究發現,當今公司對于職員的團隊精神、忠誠度、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則正是在分析研究當今高等教育在培養過程中能夠拓展訓練有關團隊精神、忠誠度、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探討如何將拓展訓練有效應用于高等教育過程中去。
通常來講,教育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得教育能夠朝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因為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想要進行教學質量的提高就必須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方式進行改善。而拓展訓練則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忠誠度、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大學生多參加拓展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有很大的幫助。現代社會單打獨斗成功的機率越來越低,成功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需要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協調,拓展訓練中對于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很多的方式,通過拓展訓練中的活動可以良好地培養學生對于團隊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可靠性。每次拓展訓練完成后,學生進行經驗交換時都會提到團隊的重要性,都會一致認為相比個人的努力來說,進行團隊合作更加有效,能夠更靈活全面地完成任務。
其次,拓展訓練能夠有效培養大學生堅忍不拔、敢于挑戰、面對現實的意志品質。迎難而上是當前人們在進行社會活動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養之一。因為大學生在從校園走向社會就必須要適應社會并能夠主動進行社會適應,甚而至于敢于主動接受社會的相關挑戰。通常來講,拓展訓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輔助高等教學能夠朝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并且能夠帶給學生以實質性的收獲。因為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對所培養人才有關應用型和適應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想要進行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就必須讓他們多參加拓展訓練,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接觸社會,培養迎難而上的品質。通過拓展訓練強化實踐教育活動的開展,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以及專業教育知識的融合,讓學生真正體驗知行合一從而將理論知識同行動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現代教育局勢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開創一切有利于自己健康發展的條件,不但要以培養學生社會化的知識與技能為目標,還要將學生的內在個性、精神以及人格的養成為重點培養對象,努力做到不同人不同樣,實現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最后,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大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溝通和社交能力。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很多項目都要求大學生在聽不見并且看不見的情況下大家一起進行合作,要完成這個項目就必須要進行個人同個人,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交流,才能在嘈雜的環境中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和同伴們共同協商最科學有效的解決方式。
綜上所述,如果當代大學生想要在這個時代中站穩腳跟,除了學習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以外,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拓展訓練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忠誠度、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適應當今社會對于綜合性應用人才的需要。而拓展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發現自身潛能,增強自信、改善自身形象,克服畏懼苦難的心理,培養足夠的信任感和包容心。因此,高等教育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更加注重有關拓展訓練活動的開發,并且更加重視學生的將來發展以及前途,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拓展訓練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