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于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這是學校對學生和學長的責任,無論運用哪一種方法,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的質量,并最終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獲得更全面的發展。而在這個施與受的過程中,我們慢慢地發現,束縛越多,管理起來越累,效果卻不見得是最好的。新課程理念倡導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它的核心理念是讓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每個學生都是完美且獨立的個體,我們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愛,我們有理由相信內心自由的學生,更能自我管理,我們提供規則,引導學生自由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以生為本;課堂教學
在學校,我們經常聽到“班媽媽”的稱呼,“媽媽”是一個暖心的詞語,對學生意味著一種溫暖,一種呵護,一種無微不至的愛護,更是一個安全感的代名詞。從學生第一天邁進校門開始,他們和老師接觸的時間甚至比他們和父母接觸的時間更多,所以常常聽到家長對老師說:孩子最聽老師的話了!其實不是的,是學生給予老師的信任,他們無條件的信任老師,認為老師說的都對,那么身為老師,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一、 尊重學生的天性,充分的信任學生
我們常常誤以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于是我們應該對小學生的這種天性加以約束,不能任其發展,不然他們會學壞,只知道玩而忘了學習,以至于將來上不了好的大學,沒有好的工作等等,這是一個可怕的連鎖反應思維,在那個我們想象出來的可怕后果面前,就應該及早地站出來,用成人的思維去約束他們,使得他們按照大人的方式從小按照成功的標準塑造他們。然而,我們忽略了,模仿和好奇心也是他們的天性,在玩中學習,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和認識,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然,這里不是倡導直接讓小學生去玩,而是給他們充分的信任,遵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學習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而不是一種干涉。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紀律很重要,這是一種規則,是所有學生都應該要遵守的,沒有好的紀律就沒有好的學習效果,很難想象在一片嘈雜的課堂上老師能把知識點講明白,同時學生能聽進去。那么在宣布紀律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先樹立幾個榜樣,比如哪幾個平時紀律很好的學生,著重表揚一番,同時對其他學生說給予肯定,相信他們也能做得和這幾個學生一樣好,這樣,他們的自信心會得到提高,也就更樂意去把維護紀律這件事做得更好。
二、 允許犯錯,讓學生在試錯的過程中成長
每天我們要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他們都有獨立的性格,有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作為老師,我們要平靜地面對小學生的過錯,多一些耐心。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小學生面臨的語文學習問題從識字,到理解,再到組字成詞,用字寫句子,看圖寫話,到最后的作文,這每一步的從易到難,對他們都是陌生的。如在識字過程中,每個漢字都不一樣,卻又長得那么的相似,一個偏旁的錯誤,就變成了另一個字。有的小學生,會在一個地方多次摔倒,同一個字,經常寫錯,或者有的學生,明明學過的漢字卻總是用拼音來代替。面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多些耐心,不要為了麻煩而簡單粗暴地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處理,萬不能因為一時情緒給學生扣帽子,貼標簽,給他們一個永遠粗心的定義,而傷害到他們的心靈,讓同學去取笑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把問題交給小組長,個別的同學請他們個別督促一下,平時檢查作業時著重注意,在學習上相互幫助,促進他們的共同成長。
三、 合理運用獎勵機制,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
在全班那么多的學生當中,在學習上的表現肯定會有所不同,但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優生會表現出長期的優秀,當然這個優秀是階段性的,如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寫字好的學生,上課也基本更認真,作業也完成得相對更好,考試出來的成績也更理想,并且呈現一種穩定性發展。我總結了一下背后的原因,那是鼓勵的結果!當某個學生字寫得特別工整的時候,老師定會在課堂上給予表揚,甚至在班上進行傳閱,把他寫的字當成范本給其他學生看,以便樹立榜樣,促使其他學生也能把字寫得更好。同時這個動作讓字寫得好的學生心里倍受鼓舞,覺得不能辜負了老師的認可,于是在語文課堂上就會表現得更認真更有興趣去接納新的知識,這樣下去,學習成績自然就好。
每個學生都是希望得到肯定的,那么這個方法也就是可以復制的。找到這個方法后,就可以把它推而廣之,讓它的激勵效果擴大化,爭取惠及到更多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得到肯定而激發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比如可以用班費去買一些漂亮橡皮、本子、鉛筆等作為獎勵,同時把獎勵的范圍擴大化,設美字獎、美文獎、紀律之星、積極發言獎、成長進步獎等等,力求每一個學生,但凡努力,都會有看得見的進步;但凡有所進步,都能得到獎勵;讓他們知道,老師的眼睛,看得到他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平時影響課堂紀律的學生得到了一次紀律之星,他的興奮肯定是不能言表的,下一堂課一定會好好地表現,以便讓這份榮譽持續下去;平時字寫得不夠工整的學生因為得到了美字獎,那么她的每一次作業都值得一筆一畫的用心勾勒;因為這次的作文比上次的作文寫得更用心而得到美文獎的學生,在下次作文中,構思也值得他去更下工夫。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用激勵的方式激發出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而內化為他們要學習的動力,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 總結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在持續不斷的發展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在眾多的學生中,更沒有千篇一律的學生;老師要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允許學生在犯錯的過程中成長,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上進且善良的個體。在上進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的肯定,在犯錯的時候,要像他們相信老師一樣相信他們能改掉錯誤,那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相信他們在老師如慈母般的寬容和引導中,能學好語文,從而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琳,李虹.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7(01).
[2]馬立安.淺談新課程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J].成才之路,2009(35).
[3]謝大滔.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任務型語言教學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4).
作者簡介:
盧海鋒,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