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映雪
【摘 要】傳統文化是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的重點內容,以現階段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工作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新課改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全面分析當前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確實傳統文化的特點,明確巧妙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提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全新的高職英語翻譯教學方案。
【關鍵詞】:高職;英語翻譯;傳統文化;融入
現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已有三十多年,我國英語教學工作也獲取了一定的成績。但在以往教學系統中,應試教育的中心讓大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促使其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也得到了突顯。在高職院校中,新課改提出要了解“中國文化傳統、英語國家地理、風俗以及更多的人文知識”等,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不但要向世界其他國家學習先進技術,而且要將我國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以此培育出具備我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國際化人才。
1 現階段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缺少傳統文化的現狀分析
1.1 高職院校學生的傳統文化失語癥過于嚴重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學生對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了解的越來越少,對自己生活的家鄉也只是略知皮毛,在跨文化交際中能力越來越低,不是一名合格的中國文化傳播者。這也就是我們所指的“文化失語癥”。文化失語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學評論家們開始批判西方文學思想的入侵和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遺失,并形成了“中國文學失語癥”。之后,又在英語教學中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癥”。大量中國學者在西方人面前并沒有展現出深厚的文化素養和獨特的文化風格。高職院校學生在景點、企業以及生活中與西方人溝通時,經常以冷場收尾,除了會簡答的對話之外,深層次的溝通基本很少,不僅是因為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過差,還因為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了解的過少[1]。
1.2 高職英語教學形式不滿足跨文化溝通的雙向性原則
跨文化溝通是指,本族語言和非本族語言之間的溝通,也可以代指任何情況下有語言和文化差異人之間的對話和溝通。跨文化溝通具有雙向性,只關注外來文化的到來,卻忽視了其對自身文化帶來的影響,難以實現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最終出現溝通障礙。現階段,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并沒有正確掌控兩種文化之間的平衡,教師也沒有認識到指導學生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性,更多的選擇強調西方文化學習的必要性,導致我國傳統文化被西方文化一點點的侵占。有學者提出“我國的大學生正經歷著深刻的文化殖民過程”。
2 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巧妙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2.1 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促使每位高職學生成為文化的宣傳者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不斷提升,中國文化也受到了世界的關注。直到現階段,全球構建了三百多家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漢文化已經成為外國人的精神追求。還有很多外國人可以流利的闡述中國語言和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大量的外國人到中國來投資、經商以及工作、旅游等,促使其在生活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向身邊的中國人發問。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歷史重任。通過在英語翻譯教學中巧妙引用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明確學習英語的意義[2]。
2.2 培育技能型人才是服務我國深入探索和創新的重要內容
現階段,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在不斷提升,但在很多情況下,大部分畢業生沒有全面展現出中國傳統美德的魅力,在社會公眾、道德倫理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部分學生會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遺忘自身的傳統文化,還有的會對我們自己的文化產生疑問。由此,教師就需要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工作中,巧妙引用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產生語言和文化平等的觀念,學會應用英語技能向世界其他國家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并培育學生構建愛國情懷和優質的品格。
3 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巧妙融入傳統文化的方案
3.1 強化英語教師的培訓工作,構建全新的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構建有效的語言學習理念影響著語言學習的優劣性。由此,英語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其行為意識和語言形態等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要強化英語教師在英語和母語之間的關系的培訓,并全面全新的教學理念。語言承擔著文化溝通的重要責任,不但是語言課程,而且是生活溝通的重要載體。英語教師要預防出現“英語課和語文課”沒有關系的想法出現,正確引導學生面對英語翻譯課和母語之間的關聯。比如,隨著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很多國語版的影視資源、文學作品等流入國外市場,像《甄嬛傳》、《英雄》以及《臥虎藏龍》等,都成被翻譯成英語版流向國外市場,如高行健《靈山》《一個人的圣經》、莫言《蛙》《豐乳肥臀》、劉慈欣《三體》等也都被翻譯成英文推向國外市場[3]。
3.2整改英語翻譯教學形式
結合新課改提出的標準,在課堂中要落實“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培育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結合分組的形式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表演、演講等。深入發掘第二課堂的潛能,支持學生應用課余時間去公司、景點等實施實踐活動,留存照片,寫活動總結,之后在課堂中匯報。第二課堂活動表現成績也要記錄到學期成績當中。
3.3優化學生的本土文化觀念
學生要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多方面傳播我國傳統文化,時刻具備使命感。學生要理解在英語翻譯教學中引用傳統文化,并不是為了讓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取而代之,而是為了拓展自身的視野范圍,優化語言的表達能力,以此更好的對外溝通,增強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4]。
3.4整改現代英語教材
結合實踐分析可知,我國現階段應用的高職英語翻譯教材,大都是學習西方文化的北京知識。由此,要想解決學生本土文化缺失的問題,需要加大對高職英語教材的改革。在適當保留英語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優化我國的傳統文化。如,我國歷史發展中包含的很多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更為全面的翻譯,全面突顯中國文化的魅力,預防出現文化缺失的問題。
3.5構建英語課程教學和邊緣學科間的紐帶
各個學科可以結合自身條件,設計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材,如專業需求、課程設計以及師資水平等。比如,文秘專業的學生可以在英語翻譯課程中增加商務禮儀、秘書實務以及會議組織等英語素材進行訓練。在整體學習中,多引導學生自主實踐。通過這一形式,可以讓學生優化自身的英語應用水平和專業水平,并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價值。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工作更為關注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入。不但要在課本中發掘有價值的傳統文化素材進行分析,結合網絡技術對課本中缺失的傳統文化進行填充,促使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習的視野范圍,而且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工作者也要擅長組織教學,引用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指導學生對不同的文化精髓進行分析和理解,并自主對比中西方文化,取長補短,以此為宣傳我國文化知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鐘紅.淺議如何提高與加強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J].才智,2014,(34):237.
[2]張靜.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研究[J].海外英語,2015,(05):76-77.
[3]李凱.寓文化導入本土化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J].西北大學,2016.
[4]劉鰲.論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湖南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