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筆算一般都會通過豎式的方式進行計算,它能夠將計算過程體現出來,是小學生必學的一項數學內容。在實際的豎式計算教學中,隨著小學生年級的增長,其所學內容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并且四則運算的不同其豎式計算形式也會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豎式計算教學的要求和策略進行了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53-01
前言:豎式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指通過列一道豎式計算的形式使計算過程和結果更加清晰明了。新課改背景下,給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創新和轉變教學手段,并將現代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課堂中。因此,在開始進行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教學時,教師應強化學生對該計算形式的認識,并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教學的要求
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且運算方式的不同其所展現出來的形式也不同。豎式計算教學對學生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列豎式時鍛煉其整體性和整齊性的思維。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讓學生明了豎式計算教學的基本要求,即堅持書寫工整、格式正確的原則,將相同數位對齊再進行計算,在計算結束后還需養成驗算的好習慣,以得到準確的計算結果。
二、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教學的策略
1、提高豎式認知。在開始豎式計算教學前,小學數學教師應促使學生明確其計算規范,了解豎式的發展歷史和多種形式,從而不斷優化計算過程。隨著計算方式的演變,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帕喬利在其著作中記錄了初具雛形的乘法豎式,當時稱之為“疊果法”。與現今加減乘法從低位開始算起的計算步驟不同的是它是從高位算起的。至今,豎式計算以更加簡便的形式呈現在教學中,其計算過程也更加簡潔。通過對豎式計算相關知識的教學能夠提高小學生對該教學內容的興趣,從而深化其對豎式計算教學的認知。
2、挖掘豎式價值。通過對豎式計算發展的回顧,可以讓學生從其計算步驟、書寫方式、數的分解與組成等方面的演變真切感知豎式計算的本質與意義。現今除了加減乘法主要是從低位算起的以外,除法依舊采取的是從高位算起的方式,使得計算更加簡便化。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豎式計算的價值,進而感知其教學本質。例如,在教學小學有余數的除法豎式計算時,如讓學生將13根粉筆分成4組,每組有3根,最后還會留下1根。隨后讓學生可在黑板上列出除法豎式,再讓學生將豎式中的除數、被除數、商和余數與例題中的數據進行對應,從而不斷強化學生對除法豎式計算內容的理解。在書寫過程中,教師需嚴格規范學生的書寫整齊性,但對于其個性化的寫法則無需規范,從而使其在慢慢的訓練中不斷規范不同的豎式寫法。
3、注重思辨教學。豎式計算教學形式較為多樣,但總體上來說,其教學思想都是一致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思辨教學,對一些原理性的知識需進行規范以外,在規則性方面的內容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以使豎式計算教學形成規范性與不規范性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將豎式計算的一些基本規則教給學生,如相同數位對齊等。但對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會標記的一些多余的符號和記號或者采用其他的個性化計算方法等則無需多加約束,而是尊重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自主性探索,循序漸進式展開教學,以激發小學生的潛能。教師需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促使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能夠逐漸養成規范的意識,并將標記符號的習慣慢慢改掉,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快樂學習,不斷提高數學豎式計算水平。
4、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在教學小學數學豎式計算時,教師也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實施,并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從而將學生快速帶入課堂教學中來。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教師首先需要針對具體的課堂豎式計算教學的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手段的實施,并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中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在提高小學生對豎式計算方式的熟練度的同時,慢慢提升其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除法豎式計算時,教師首先需將相關的計算規則即由高位開始計算講予學生,然后由學生自由書寫,不必要求學生嚴格將每個步驟都寫出來。隨后應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具體的例題配上圖片內容,或直接以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將例題呈現在課堂上。如將26顆糖果分給12個人,則每個人會分到2顆,還剩2顆,為了使計算過程更加清晰,教師可讓學生通過除法豎式計算的方式得出最終的結果。需注意確保書寫格式正確,并將“除到哪一位商就到哪一位”的思想融入其中。
5、重視教學過程?,F今,隨著教育領域的改革,小學數學的教材也在不斷進行改編,并且非常重視對數學計算法相關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豎式計算的教學過程,規范學生書寫的整齊性,從而促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和認識每一步算式的意義。但對于其喜歡在其中添加一些標記和計算步驟則可不做要求。例如,在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內容時,教師可用一些實物進行舉例,如讓學生分粉筆等,并讓學生用豎式計算方式表達出分的過程,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豎式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機械化又具有一定規范性的教學內容更加有利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豎式計算教學時,并重視“規范”的靈活性,從而促使學生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化對豎式計算的認知,并熟練掌握該計算方式的技巧,以更加嚴謹又個性化的態度面對學習。
參考文獻:
[1] 譚 柳. 豎式計算真的簡單嗎?——也談小學數學教學的嚴謹性[J]. 教育視界,2016(20):66-67.
[2] 過曉偉. 整體性視野下的數學豎式教學淺探[J]. 江蘇教育研究,2015,(Z5):9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