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民揚
摘 要: 本文從高職教育體系完善、重視通識教育、招生就業并重、建設智慧校園等方面,分析臺灣地區高職教育的現狀及其特點,重點介紹臺灣景文大學運用契合式課程,服務教學和就業;通過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等優于大陸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并從推廣契合式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高職院校多項管理系統降低辦學成本等方面,探討發展高職教育的有關問題。
關鍵詞: 臺灣地區高職教育 通識教育 契合式課程
1.臺灣地區高職教育現狀
臺灣地區目前有158所大學,現階段在校大學生約為130萬人,占臺灣人口總數的5.7%。其中臺灣地區高職教育比較完善,其在教育視角、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點。
1.1臺灣地區高職教育體系比較完善、以實用為主。
臺灣地區高職教育由??疲?年)、本科(4年)、碩士(1到4年)和博士(2到7年)四個層次組成,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齊頭并進,平行發展,滿足職業教育學生接受不同層次教育的需求,改變了社會上對高職教育的錯誤認識。目前,臺灣地區高職院校每兩到三年對人才需求進行調查,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以實用為主,偏重技能培訓,將70%的課時安排給專業的實踐教學,加強校企合作,使學生盡早全面掌握職業技能,為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1.2強化師資建設,重視通識教育。
臺灣地區高職院校直接從企業聘請技術人員到校任教,教師一般都具備五年的教學經驗和四年的企業實踐經驗,教師清楚企業的運轉模式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同時,高職院校通過強大的師資培訓系統,與企業定期交流,制定合理科學的師資評價標準,實行激勵制度,從而促進教師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臺灣地區高職院校重視通識教育,通過設置通識教育的教學機構,開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具備國際視野。
1.3招生就業并重,加強對外交流。
因為競爭激烈,生源緊張,臺灣地區高職在招生就業方面壓力巨大,臺灣地區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強交流,尤其是加大與大陸院校的深度合作,力求增加學生數量,提高生源質量,以就業為導向,符合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根據學生偏好和市場需求,很多高職院校增設了觀光、美容等新興專業,偏向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
1.4鼓勵學生參加競賽,建設智慧校園。
臺灣地區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會對學生獲獎的新聞和喜報進行大力宣傳。
校園里,學校網站上都可以看到相關信息,這樣不僅能鼓勵學生,還能形成優良的學習氛圍和競爭體制。各高職院校投入巨資進行智慧校園的建設,提高管理效率,節約資源,確保校園安全,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個性化的服務。
2.景文科技大學概況
臺灣景文科大創立于1986年,屬于臺灣優秀的私立科技大學,共占地11.54公頃,設有商管學院、電資學院、觀光餐旅學院及人文暨設計學院等4個二級學院、4個研究所及14個系。學生約為8200人,教師250人,教學質量優良,是一所實務教學型的優質科技大學。
2.1運用契合式課程,服務教學和就業。
景文科大全面運用以“產業為中心,就業為目標”的契合式課程體系,成效顯著。景文科大將所有產學合作措施融滲在整個課程規劃中,以課程模組對應產業領域,量身打造專業優質人才為目標,通過預先認識職場文化,打破課程理論框架,盡早開始職業生涯規劃,將學生在校所學課程與從業所需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專業技能扎實、就業態度端正的優秀畢業生。在優秀企業的幫助和指導下,學校提供標桿企業基本必備課程訓練,輔導學生考取從業必備證照,提供產業趨勢指導和去企業參觀和實習。通過企業全面參與課程規劃,組織大量教師去企業研習,從而在教學中訓練、提高和融合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和從業基本素養,并利用雷達圖在教學各階段作即時的分析,檢視教學措施是否適當,及時總結經驗,保證教學品質。通過執行契合式課程,學生對產業趨勢有深刻的理解,獲得去職場實習的機會,從而增加去成功企業就業的機會,有些學生未畢業就已經被企業正式錄用。
2.2重視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景文科大重視通識教育,還成立專門的通識教育中心,通過閱讀經典、征文比賽、開展語文能力測試和邀請名師來校演講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符合企業對人才全方面的需求標準,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并奠定其終身學習的基礎。
2.3建設智慧校園,降低運營成本。
景文科大擁有自己開發的校園智慧化管理系統。該校推動校園節能減排,汰換耗能設備,還發展了智慧化校園安全監控管理和防災預警監控系統,整合建立校園建筑物智慧化管理系統,還和其他高校一起建立了綠色節電策略聯盟。通過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實行了一些自創的節能減排的好點子,如在屋頂攤放廢棄飲料瓶,從而有效降低建筑物溫度等。該校獲得了校內外許多榮譽,累計獲得主管部門1150萬新臺幣的獎勵。
景文科大還獨立開發了圖書資訊營運管理體系和融匯了全校信息的校園網,這些方面的成就有利于學校管理,而且節約了大量的運營成本。
2.4豐富社團活動,服務地方發展。
景文科大學生社團種類很多,滿足學生的需求,通過社團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為社區百姓提供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有利于學校今后的招生和就業。該校還組織學生去海外實習,這樣豐富了學生的閱歷。
3.對大陸高職教育發展的啟示
通過考察臺灣地區高職教育,我們有所思考。
推廣契合式課程,彌補高職院校與企業深入合作方面的不足。通過請更多各行業成功企業的負責人來校參與協作教學,動員全體教師和學生去企業參與職場體驗,協助學生在實習或就業前,就能強化企業運作和實務操作能力,減少產學落差,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
重視通識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突出大陸高職院校的自身特色,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和正確的人生觀,利用社團活動的機會使學生成為具有開闊的視野、勇于創新的現代化建設接班人。
開展智慧校園的建設,完善各項管理系統,有效降低大陸高職院校的運營成本,以便節約資金開展其他工作。比如在學校范圍內長期引導師生開展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不但可以使高職學生養成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的好習慣,還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聲望,而且可以通過大家的努力影響周圍的家人和朋友,從而造福于社會,造福于子孫后代。
4.結語
發展高職教育,我們需要創新觀念,樹立全新的高職教育發展理念,秉承為學生服務和為社會發展奮斗的精神,努力工作,在新時代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曹杰.淺談臺灣地區技職教育對大陸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啟示[J].教育科學,2015(09):253-254.
[2]陳橄欖,陳武元.臺灣地區高等技職教育的發展困境及對大陸高職辦學的警示[J].臺灣研究集刊,2017(2):22-28.
[3]李敏明.臺灣地區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及其對大陸高職教育的啟示[J].無錫商業職業教育學院學報,2016(10):88-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