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在減負背景下,講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師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高效課堂已走進校園,走進師生的生活。已發現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自由活動”,個性得到了張揚,氣氛異常活躍。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化教學;數學教學
所謂“高效數學教學”,是針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高投入,低收效而言的,是指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它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過程,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是教師采用優化教學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學生投入最少的精力,讓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的教學過程。那么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如何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高效課堂首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全身心投人到學習中去。倘若學生沒有了興趣,對學習索然無味,很容易就放棄學習。很顯然興趣是學好數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關鍵是要想辦法引導學生,以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我們從心理學上可知: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打造出生動、直觀、形象有趣的課堂環境,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課堂問題。讓課堂上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有所進步的喜悅心情,從而慢慢樹立學習的信心,大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在備課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情境創設中,應通過做游戲,講故事,設疑問,進行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導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和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在檢測訓練上上,應注重基礎練習,使得學生通過訓練能夠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在題目的設計上要多注意各個難度梯度的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從而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例如,就有理數乘方這一內容,我先準備五顏六色大小不同的紙張發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做成一個正方體的小盒子,讓他們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在有趣中說出結論,并找出規律,總結有數乘方的意義。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還學生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開發自己的創造力。例如,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教室布置,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再現一些生活場景,或組織學生進項一些有趣的制作。在校園內模擬商場、游樂場,也可以讓學生走向街區,進行調查走訪,獲取所要的數學信息。這些措施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另外,我們也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如討論交流式、小組合作式、自主學習式……還可以組織學生有計劃地搞一些小發明、小創作之類的活動,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是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它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在數學教學中,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興趣。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差,究其原因就是對數學缺乏興趣所致。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快樂,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備課時,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收獲的喜悅,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高效課堂應該是生動的,活潑的,主動的,動態的。課堂上要積極營造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在互動的氛圍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樂學、想學,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保障。例如,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提前完成導學案;在課堂上,讓學生盡可能地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對于數學課來說是方法越多越好(數學課講究的是一題多解),這樣學生就會大膽的動腦,發散思維,積極的展示與交流,進而使數學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課堂。
四、加強對學生的研究,注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應注重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教師提前一天發放導學案讓學生有意識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強調學生的參與與感悟,強調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激勵。培養學生善于質疑的習慣。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一定要強調等腰三角形”。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去探索,或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學生或老師一時也想不到的問題,這是學會質疑的關鍵。課堂上學生有時質疑的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有的甚至是不沾邊的問題,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進行篩選。教師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可以說,質疑的方法很重要,但這也不是一兩天,幾節課就能實現的。
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能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我們數學教師長期探索和研究。相信,在我們全體數學教師的努力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越來越完善,課堂效率一定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宇.初中數學概念課導學案的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