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桂英 田芳
【摘要】大力開展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目的就在于培育創業意識,傳授創業知識,培養創新創業所必需的能力和素養,從而為可能的創業行為打好基礎,積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能夠推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從而使高職學生成為我國創新體系建設中的生力軍。
【關鍵詞】高職教育 創新意識 創業能力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問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80304016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033-02
高職高專的教育時間短,一般為2-3年,那么,當前河北省高職高專的大學生們,存在什么問題?需要解決什么?如何實現在有限的時間內創新創業是我們高校教師研究的重點。
一、河北省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從社會來說
河北省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不是很濃,創新創業環境不完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家長支持學生們的創業的意識和力度也不足。
2.從學校來說
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不足,學科體系不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開設不足,缺乏評價和獎勵體系。
3.從學生來說
創新意識不足、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高、熱情不足,新技能不強,偏向于智力的教育,存在操作能力差的情況,重理論,輕實踐。
二、河北省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分析
1.從社會來說
河北省創新創業主要依托創業園區、創業平臺進行,如果某一學院某一地區不重視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沒有相關的配套設施和專業指導,畢業生創業將很難進行下去。缺乏專業的信息提供與咨詢平臺,令很多畢業生在初期準備創業的道路上得不到有效指引和對現有市場的正確認知。此外,在現有的社會大環境下,多數學生家長更希望學生畢業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而創業工作在初期開展時比較艱難,很難迅速看到效益和收入,所以得不到普遍家長的認同和支持。
2.從學校來說
(1)高職院校缺乏創新的“平臺”和“創新氛圍”
創新思想的孕育和發芽,要有適宜的生存環境;創新能力的產生依賴于寬松、進取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創新環境是潛在創新能力形成及充分發揮的客觀條件,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外在基礎。因此,我們可以說,“什么樣的環境就會孵化出什么樣的思想?!蔽覀儜敺e極營造、適宜的“創新創業的環境”,有了好的環境,創新創業人才能成長。學生缺乏創新“平臺”,各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求,設立“學生自主創新聯盟”,共同建設相應的創新創業團隊,負責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指導、引導、管理和督促,同時舉辦各種學術交流會,開展創新創業類的各種競賽,對突出貢獻者給予獎勵。
(2)有待完善創新創業的環境
目前各高職院校盡力宣傳“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理念,事實上重視度、宣傳度、引導力、都不夠,并未形成“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氛圍。
(3)創新創業導師不足
大部分創新創業教師,都是從輔導員和相關崗位中走出來的教師,經驗、創新創業意識不足,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也未取得創業咨詢證書,更沒有實際創業的經歷,符合導師身份的教師少之又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帶來很多的困擾。
(4)學科體系上不夠完善
河北省各高職院校當下的課程大部分是以各種講座、論壇的形式進行,沒有整體性、缺乏系統性,課程設置上也較單一,專業培養計劃與創新創業課程相結合度不高,形成兩張皮現象,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不明顯。
(5)創新創業課程教材化
當下高職高專都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大部分都是基于教材講授內容,發揮性、影響力不夠,學生積極性不高,對學生產生的實際意交欠佳。
3.從學生來說
(1)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不足
從小受教育的環境和方式,導致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并且當下的大學生并未真正意識到創新創業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創新思維和意識不足,創新知識匱乏,參與度、熱情度都不高,開創性的開展工作,顯得力不從心。
(2)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足
長期以來,所受教育都偏向于智力的教育,存在操作能力差,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重理論,輕實踐,因此,造成學生們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足。
三、河北省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1.廣泛宣傳,打造創新創業氛圍
首先,要發揮一切可發揮的力量,從社會和政府層面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氛圍。其次,河北省各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方面要廣泛宣傳,打造適宜的創新創業的氣息和氛圍,通過宣揚大學生中涌現出的自主創業先進典型,引導大學生增強創新、創業的信心和勇氣,鼓勵和扶植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脫穎而出,在校園文化中注入創新創業文化的新元素,擴大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面。還可以舉辦創新創業類論壇,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及相關專家、交流報告、傳授經驗,并利用學校各種資源為創新創業服務,打造創新創業氛圍。
2.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需加強
河北省各高職院校中有較高創造性創新性思維修養和創造精神的教師少之又少,而高職教育的質量和成果最終取決于高職教師們,只有加強對高職教師的培養,才能打造高水平、實踐強的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學生。要選派老師進行專業的創新創業相關培訓,如:syb、kab、并取得相關證書;與校企創業導師對接,走進校外創業企業工作體驗;鼓勵教師根據專業帶領學生一起創業;舉辦創業高峰論壇,與創業企業家面對面;帶領學生參加“創新杯”、“挑戰杯”、“互聯網+”等大賽,打磨學生,鍛煉教師,從而不斷進步升華。
3.打造創新創業學生團隊
一個創業團隊,需要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共同合作,在整個的培育過程中,重視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培養,充分發揮不同專長、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們的能力和優勢。所有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基礎》課;組建創新創業社團,通過活動打磨學生的團隊、競爭意識;建立大學生創客中心,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所需場地、專業的指導、咨詢、項目對接、融資;舉辦大咖講座;校外創業導師專業指導學生創業團隊;鼓勵學生參加“創新杯”、“挑戰杯”、“互聯網+”等大賽;幫助學生做好項目的轉化、專利等申報工作。
4.各高校應完善創新創業政策,同時轉變創新創業就業的觀念
各高校就應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用政策激勵學生,用政策引導學生,比如完善學生的創新創業的教育納入學生綜合考評中的政策,給于學生們相應的學分;完善什么樣的條件的學生項目或團隊可提供資金、場地、專家指導的策;使用得學生們轉變創新創業就業的觀念,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以出口帶進口,只有學生們創業就業質量高,各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才會更好,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提高。
5.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改革
河北省的各高職院校應把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教學計劃、學分體系相結合,建立多層次、多方位、立體化、整體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體現各專業的特色,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要與各專業實踐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積極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專業課程有機的結合,必將對高職學生們的創新創業帶來新局面,起到推動作用。
6.健全、建立高職生的評價、獎勵機制
(1)健全科學、適宜的評價機制。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能力和在校的成長與就業及發展放在一起評價。
(2)建立獎勵機制。各高職院校要根據各自學校的情況,出臺相關的大學生創校創業獎勵政策,投入專項資金,對在創新創業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大學生予以獎勵。如,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科技發明、科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公開發表作品的學生,給予相應的學分或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評條件。這樣堅持下支,學生們參與度、學習度的熱忱才會高漲,學生的創新成果才會越來越顯著。
四、結語
河北省各高職教育教學時間較短,實際教育中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機銜接,在具體的實踐活動能夠中充分利用一切方式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的熱情,積極樹立學生們的創新創業的信心和勇氣,注重培養高職高專業大學生們的拼搏進取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們必將插上飛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歐陽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與高等教育創新[J].企業經濟,2004(4).
[2]鄧建平.試論新時期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2).
[3]王漢清,況志華,王慶生,居里鍇.大學生創新能力總體狀況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孫洪義.論我國大學創新教育的著力點[J].教育探索,2006(10).
[5]冷慶豐.新時期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研究,2011(2).
作者簡介:
段桂英(1980.7-),女,漢族,河北邯鄲人,研究生,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