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夜珠
【摘要】國際交往的頻繁與增多直接促進了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內容,卻也同時削弱了我國中職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與傳承。美術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行為,它能夠以直觀畫面來傳遞人們的思想與情感。以美術教育教學活動及美術作品來滲透傳統文化知識,更易于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啟迪與熏陶。本文將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為例,通過美術課程教學現狀分析,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
【關鍵詞】中職美術 學前教育 傳統文化 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202-02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高度重視各級學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悠久歷史進程中保留下來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優秀文化,[1]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因受“應試教育”影響,各級學校過分偏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技能,比拼各級考試狀元及名校入學率,因此學校課程設置極少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教師也淡化了對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培養,而職業教育畢業生參加的入崗招聘考試也缺乏相應方面的考察。下面,筆者將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教學現狀
(一)注重“雙基”教學
“雙基”教學,即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教學。受“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和“高職招考”影響,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一向十分重視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學生學好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在美術課程的教學評價中,教師也會以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美術表現能力、造型能力等作為主要評價內容。這種理念長期影響著中職生的學習認知,使得學生將學習重點放在美術技能的掌握上,而忽視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學習。
(二)看重崗位應用教學
中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卻將在畢業之后直接參加工作。因為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會在畢業之后進入各個幼兒園工作,所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任課教師會更多地關注和思考學前教育對美術學科的要求——比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具有描繪和制作幼兒喜聞樂見的物象的繪畫能力與手工表現能力,因此美術教師十分看重本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旨在滿足學前教育崗位應用的需求,提升本校的社會競爭力和知名度。但是,就傳統文化教學來說,卻鮮少有教師會主動進行挖掘與探究。因為大多數幼師入職招聘考試并不對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考試測評,所以教師往往會錯誤地以為不必將傳統文化教學滲透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教育教學之中。
(三)傳統文化流失情況嚴峻
首先,就學生個人而言,中職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手機等便捷的媒介了解外國文化,并熱衷于外來節日的慶祝,反而忽視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其次,有的地區也對外來節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慶祝和宣傳,使學生的日常生活環境也被“洋節”包圍。再者,中職美術教師重學生專業技能考試,輕學生傳統文化滲透教育教學,也限制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得傳統文化流失十分嚴重。
綜上所述,學生的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他們忽視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國家。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藝術領域的精髓,[2]作為中職美術教師,必須將美術課程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挖掘出來,主動調整教學安排,切實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常規的美術教育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美術學習與創作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從美術課堂教學、美術實踐教學、美術宣傳教學三個角度來闡述傳統文化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滲透教育實踐。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
(一)美術課堂教學,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將民族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教學當中,是保護其傳承與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3] 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都會在畢業之后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形成的美術滲透傳統文化教學理念與美術技能也直接影響著受教者(幼兒),所以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更應深入挖掘、滲透美術課程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生便能將整合美術與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教學理念在今后的幼兒園崗位工作中繼續傳遞下去,為改善我國傳統文化流失問題盡一份綿薄之力。
例如,在手工課程“織、鉤”章節教學中,引入象征著團結、幸福、平安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結”的編織教學。中國結是我國特有的手工藝術品,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見證者,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如由一根紅色絲繩纏結成的一個磐結,寓意“吉慶祥瑞,普天同慶”,又如吉祥結、盤長結、團錦結、平安結、團圓結與同心結等等,都滿載著美好寓意,是古代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體現,也是古代人審美意識與手工技能的體現。筆者教授了教材里的“織、鉤”內容后,先引導學生思考:除了用線織、鉤書上列舉的這些物品以外,還可以織、鉤哪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物件?接著用多媒體展示各種“中國結”與“中國結”掛飾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用手機上網查找“中國結”的含義、特點以及象征意義,同時進行4人一組的討論、交流,15分鐘后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并把發言情況納入學生過程性評價成績。最后布置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找一款自己喜歡的“中國結”圖片或編織視頻,結合已學的編織技能知識,嘗試自己編織“中國結”。同時,也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互相交流切磋,學會編織多種“中國結”,一來可以為校園文化藝術節書畫展預先準備精美的“中國結”工藝作品,二來可以把寓意美好的“中國結”送給父母與親朋好友,送上一份真摯祝福。在“中國結”的滲透教學實踐中,學生們在網上收集了以“中國結”為主題的相關資料,嘗試了自主編織“中國結”,了解了其背后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內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學科中的這種傳統文化滲透教學,有利于學生把這種教育教學理念傳遞到未來的幼師崗位,讓幼兒園里的幼兒在美術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美術實踐教學,體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從本質上來說,美術本就屬于實踐性學科,即便是在“灌輸”教育模式下,學生的美術練習與實踐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學內容。在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組織學生進行美術實踐活動,以實踐活動來讓學生感受、創作飽含傳統文化的美術作品。但是,這種實踐活動與“灌輸”教育下的美術練習不同,前者以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為主,后者則是為了以實踐來搭建聯系中職生與傳統文化的橋梁,為學生營造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親身體會來使其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4]應把傳統節日與美術課程教育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節日活動中體驗優秀傳統文化,在美術實踐創作中體現優秀傳統文化。例如,筆者在清明節組織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到烈士陵園參加掃墓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要求學生進行祭英烈活動美術創作。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寄托著人們對先人的緬懷與紀念,更是現代人向已逝的革命烈士表達敬仰之情的基本方式,飽含著深厚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品質,也是現在部分中職生缺少的傳統美德。以清明節掃墓活動來滲透傳統文化美術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革命奮斗歷程,有利于學生感受陵園的肅穆之境,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本次實踐活動,筆者并不過多規范學生的美術作品,而是鼓勵學生將網上了解到的清明節來歷與自己在掃墓中所獲得的感受進行交流討論后,用所學的美術知識技能表現出來。比如,學生可以用簡筆畫、素描的形式描繪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的獻花活動,也可以用剪貼畫、泥塑等手工制作方式來再現師生掃墓時所流露出的緬懷之情。清明節掃墓活動,有利于學生感受革命烈士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愛國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體驗,有利于學生用美術作品來傳遞自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感悟。
(三)美術宣傳教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學校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5]在校園內加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工作,能保證教師、學生隨時受到提醒,以期不斷的挖掘美術課程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通過各種宣傳教育方式,激發中職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引導中職生樂于挖掘傳統文化,樂于欣賞優秀傳統文化,樂于用美術表現優秀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以美術課程來滲透、傳遞優秀傳統文化,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為了加強美術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整合工作的宣傳效果,筆者經常組織學生一同開展傳統美術藝術展覽會與實踐會,向全校召集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一同參與美術實踐。筆者也經常利用線上網絡平臺分享美術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民間手工技藝、著名美術家所作作品中的傳統文化底蘊等內容,或者組織本班學生觀看介紹美術作品中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底蘊的視頻資料,希望能夠以直觀、直接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態度。在中職校“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活動中,本校既邀請了一些優秀的美術教師來我校開展教學講座,或展示、分享滲透傳統文化的美術作品,也主動征集本校師生滲透傳統文化的美術作品到兄弟學校或合作幼兒園進行展覽活動,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有利于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
綜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幼兒的人文素養與健康成長。所以,中職美術教師更應主動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中挖掘、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熏陶下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提升文化藝術內涵,并把這種滲透傳統文化的美術教育理念傳遞到未來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喬姍姍.中國傳統文化對美術設計創新的啟迪[J].美術教育研究,2017(23):74.
[2]安茹.傳統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131.
[3]陳小華.感受傳統 傳承閩南文化——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滲透閩南民間文化的實踐研究[J].藝術科技,2016(05):428.
[4]胡劍輝.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象美與地方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重新構建[J].教育科學,2015(06):60-63.
[5]牛曄,李思影.優秀傳統文化與美術教育之間的關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8(0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