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男
摘 要: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中國本土的教學模式,旨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從提出到現在已經風行全國,在大學文科教學和純理科教學中取得不俗成績,在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實施未成體系。計算機軟件教學由于課程的門類不同,授課方法和重點也有所不同,數據庫設計與應用作為計算機軟件類非常重要的一門平臺課程其特點就是語句的語法結構簡單,有較強的規律性,具體實操時容易模仿性學習,易套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希望通過筆者在數據庫課程教學的實施提供一些實際經驗。
關鍵詞:對分課堂 數據庫 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c)-0185-02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由上海復旦大學心理學教授張學新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形式上,它是把課堂時間一分為二,一半留給教師講授,一半留給學生進行討論;實質上,它是在講授和討論之間引入一個心理學中的內化環節,使學生對講授內容吸收之后,有備而來地參與討論。這一新的教學模式中在文科和純理科的教學實施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對于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實施還沒有完全形成氣候,為此,在經過幾輪“對分課堂”的學習后,筆者在本學期的數據庫設計與應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部分使用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期末考試與平行班的成績對照中發現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喜悅之余希望與同道中人分享我的做法,同時希望得到修正不足之處的建議和意見。
1 課程情況
課程名稱是數據庫設計與應用,是軟件技術專業、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和物聯網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設置該課程為3學分48課時。在此之前,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開設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置為6學分96課時。課程使用的是課程教學團隊教師自編的項目化教材。
2 授課對象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17級有三個行政班級,我教授的是1703班,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17級還有一個3+2的班級(以下簡稱本科班),也是我教授的班級。即,我講授數據庫設計與應用課程的對象是移動1703班和本科班1701班,移動1703班學生所學相關的前導課程是Java語言程序設計,與數據庫同學期學習的是Java高級程序設計;本科班1701班所學相關的前導課程是C語言程序設計,與數據庫同學期學習的是Java語言程序設計。
3 課前準備
微信關注對分易公眾號,并創建學期、課程,將生成的二維碼發送給學生,要求他們加入所學課程的所在班級,并完整填寫個人信息。
4 具體實施
數據庫設計與應用課程教學圍繞一個超市管理系統數據庫的設計與使用展開,在講授基礎知識部分采取的是傳統的“傳遞-接受”的教學模式,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后開始后續任務驅動的模塊學習時采用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在學習查詢語句、數據完整性的實施、存儲過程的創建與使用部分。雖然只是部分內容采用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但是我在第一次課上還是很詳細地解釋了對分課堂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區別、教學組織過程、考核方式以及平時作業的具體要求,同時向學生明確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是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通過加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引導和鼓勵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極大地提升教學質量。這一點與項目化教學的加強過程管理的要求不謀而合。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的作業大多是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就可以完成的,而且每次上課都會有提問等師生互動環節要求學生必須課后要進行查閱資料或是查閱課堂筆記才能“萬無一失”。作業要求都會在布置時給出說明,對于過程性較強的作業會要求學生做截屏錄像,并根據對分易平臺的自身要求學生完成作業時間不超過一周,到時未交作業的學生我會催交,但是會做好記錄,在最后給出作業成績時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對分課堂中形成“亮考幫”三個表現形式的作業展示。“亮”就是“亮閃閃”,表示一個收獲;“考”就是“考考你”,用來提出至少三個自己掌握可能別人不會的問題;“幫”就是“幫幫我”,用來提出至少三個自己不會、需要別人幫助的問題。這也是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精華部分,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教學模式,沒有經驗,所以這個“亮考幫”在教學實施時“亮、考”環節相對較為完善,但是“幫”這個環節普遍完成的不好,這也是我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最為遺憾的。
5 教學效果
5.1 考勤
借助于對分易平臺,我一開始次次課考勤,希望學生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學習習慣。后來我覺得學生基本上已經可以自覺地出勤了,想放棄次次考勤,結果是學生主動要求老師考勤,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自己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5.2 課程資源的使用
借助于對分易平臺,我會將我認為重要的內容以課堂筆記的形式作為課程資源上傳到平臺上,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后來的次次滿載,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在上升。
5.3 學生成績
與平行班相比,我帶的移動1703班學生本科1701班學生的成績遠遠高于移動1701和1702班學生,從及格率來看,移動1703班學生的及格率為71%,本科1701班學生的及格率為97.3%,大大高于移動1701班的49%和移動1702班的73%。
6 結語
此次實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數據庫設計與應用教學,整體上取得了成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并且大多數學生都從這種教學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經驗,這也會為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解決問題提供良好的思考能力。
實施的不足之處就是“亮、考、幫”環節不夠完整,這對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沒有最大程度地體現,這是一個遺憾,我在后續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中會加強。
參考文獻
[1] 劉明秋.對分課堂之大學生物學[M].科學出版社,2017.
[2] 田青,閆清偉,張學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理分析[J].高教論壇,2017(9):156-158.
[3] 王曉婷,田曉娜.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