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巖 鄒城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處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開展中,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諸如認知缺陷,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強化認知,健全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促使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發展。
(一)要有與時代相符合的政治素質。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檔案工作者應該是政治頭腦非常敏銳的群體。其工作應在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地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觀點、嚴肅的政治紀律、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指引下進行。否則,就會墜入檔案工作的誤區。
(二)要有與檔案事業相適應的專業素質。檔案專業知識檔案工作者應該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檔案保管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工作保密制度》《檔案材料歸檔制度》等制度,明確檔案工作職責和任務,以及歸檔的范圍及整理要求。學習《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具有較全面扎實的實踐技能。因為檔案是一種知識載體,檔案工作者要發揮檔案的社會效益,就要熟悉檔案的內容,掌握檔案內容所涉及的知識。檔案工作者只有熟悉和掌握檔案專業理論知識,并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才能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一)缺乏重視。很多部門對于農村養老保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忽視了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導致與城市相比,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十分落后,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規范,農民的利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和維護,使得農民感到十分不公平。
(二)缺乏資金投入。與城市相比,農村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當地政府對于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方面資金投入不足,是阻礙目前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主要問題。盡管近年來,國家日益增加了農村保障項目和檔案管理的扶持資金,但仍然難以滿足農村保險檔案管理的資金需求。對于很多農村來說,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所需資金是由當地相關部門進行撥款的,如果社保機構資金短缺,便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供給。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難以跟上時代發展腳步,檔案管理水平提高緩慢。
(三)理制度不完善。隨著農民對于養老保險的認識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參加養老保險,很多農村的養老保險日益得到普及和覆蓋,對檔案進行科學有效管理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必須不斷健全檔案管理機制,構建完善的檔案管理體系,為農民提供養老保障。然而,幾年來,由于檔案管理制度缺失,導致很多檔案管理沒有法律規范和制度依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很多部門在制定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相關政策和文件時,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進行,不公開,不透明,缺乏輿論監督機制,檔案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難以落到實處。
(一)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與廣大農民群眾息息相關,所以要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把法治保障、建章立制積極貫徹落實,針對不同的檔案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使檔案管理制度體系逐漸完善。部分檔案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價值,所以需要進行特殊檔案管理流程的設置,這樣才能使檔案資料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得到保障。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資料管理的備份工作,科學合理的排序檔案資料,以便于管理和維護檔案資料,除此之外,需要進行合理程序的設置,這樣才能使檔案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和存檔等工作有章可循,使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提高。
(二)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素質素養。新型農村社保檔案管理過程中,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素養,不僅可以使起工作專業能力提高,還可以使其更好的做好社保檔案管理工作。就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素養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第一,做好檔案管理人員的編制問題,避免社保檔案管理人員流動性過大;第二,做好檔案管理人員的任用機制,要想從根源上解決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素養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檔案管理人員的選拔任用,在對其進行選拔任用之前要做好對應聘者的考核制度,嚴格做好任用機制的把關,在對村級聯絡員任用時最好實行推薦制度,并且對其做好任用前的考察,這樣既能公平公正的選擇出優秀的檔案管理人才,還可以使其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使其日后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另外,對選拔的工作人員應當注意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服務于社保檔案管理工作。
(三)增強系統信息化建設。為了能使農村社保檔案的存儲更加的可靠,在檔案資料的形成、保管以及使用過程中要做好管理工作,利用網絡技術以及數據庫等高水平的管理技術,分清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主次,對其做好整理規劃,避免其被惡意修改甚至缺失情況。同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整的檔案管理系統開發,逐步構建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辦公和存檔、對外查詢等業務為一體的管理平臺,使養老保險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得到全面實現。
隨著農村參保人數的逐漸增多、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及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原有的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求。因此,建立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新農保檔案管理工作體系、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強化檔案服務功能,是擺在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