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玉東
摘要: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以Module11 Unit2閱讀課為例,具體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思維品質;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58
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通過英語學習,可以促進學生這些思維能力的發展。英語新教材中蘊含著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內容,我們要善于發掘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內涵,結合學生實際,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讓他們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筆者就針對如何利用英語閱讀教學(以八上Module11 Unit2閱讀課為例),提高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與創新性思維能力三個方面作重點講述。
一、邏輯性思維品質的培養
邏輯性思維品質包含觀察、比較、分析、推斷等能力。
1. 觀察是獲取信息的一種知覺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行為。在聽、讀、看等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確定目標任務,在聽、讀、看等技能上做一定的指導,并留給學生必要的實踐時間和空間。
如在八上Module11 Unit2語篇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先根據標題My experiences in England和Activity1的兩幅配圖,猜測段落或文章的主題,讓他們預設閱讀的目標,同時以tip形式介紹略讀的技巧(Read the topic sentences, they are often at the beginning or the ending in each paragraph. 段落或文章的主題句,通常在段落的開頭或結尾),然后再由學生找文章和段落主題。如何通過學生觀察獲取信息是課堂教學活動前期的重要環節。
2. 比較是判斷兩種事物之間共同點與不同點的方法。教師要確立自己主導的地位而不是學習的主體,應引導學生學會對語言知識和結構的比較、對比,進而學習語言知識。
如本課語篇中情態動詞must,can和need的學習,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比較找到三個情態動詞肯定和否定的不同用法,尤其是在語篇中體驗它們的不同意義。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也有許多中外文化比較。例如,讓學生在對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比較中,體會中西方不同的生活經歷。
3. 分析就是將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并分別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通過語篇教學,解決教學碎片化現象。所以,語篇分析是英語學習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語篇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運用語篇分析手段,可以引導學生從語境、信息、結構等層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內在的錯綜復雜關系。
如通過對整個文章的進一步閱讀,讓學生分析該語篇的結構(Divide the passage into 2 parts)為總分結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分析語篇結構形式的能力,又學會了把第二段到第五段的文本信息進行整合,理清閱讀思路。
4. 推斷是根據事實或前提進行推理、判斷事實的因果關系的心智活動。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從閱讀篇章中通過前提或情境來推斷新單詞、詞塊或是句子的中英文意義,是每位英語教師努力的方向之一。
如教師要多訓練學生借助上下文的語境,推斷語言表層結構下的意思。例如,閱讀語篇第四段時,就可以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語境,并推測“take away”的中文詞義是A:外帶;或是B:收拾。
上述四點所討論的都是屬于邏輯性思維品質,而高度形式化的邏輯思維很容易與我們的生活實際不符,其得出的結論也可能會背離事實。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把握語言的邏輯性思維能力時,還要注意把握好思維的深度、廣度和寬度。
二、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
在邏輯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基礎上,我們必須善于辯證思考,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批判性思維品質就是通過引導學生識別和分析語言反映的態度、隱含意義、預設等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如果我們能夠識別和分析語言材料中以語言手段來反映的觀點、態度、情感并判斷其真實性、可靠性和公正性,那么就能培養批判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它本質上是探究的工具。為此,批判性思維是解放教育的力量。它不等同于好的思維或是正確的思維能力,但它卻是融合了來自不同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個人和群體的進步思想。因此,要培養優秀的批判性思考者就要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些素養的養成又進一步發展了人類的文明和智慧。
三、創新性思維品質的培養
創新思維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和方法。創新思維的本質就在于將創新意識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實現創新活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飛躍。語言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無論是漢語言還是英語語言的習得,并不是死記硬背或是模仿,我們需要把語言從感性的、表面的語言結構轉化成理性思考,并最終獲得語言的創新應用。
如在post-reading環節,結合本文作者的觀點,嘗試分析和討論新的問題:1. 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and the English way of life?2.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3. Which country do you want to travel? Why?
通過問題的層層設置和推進,第一個問題側重于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文本的語篇知識和邏輯意義的理解,第二個問題側重于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而第三個問題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它讓學生在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基礎上,對不同國家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做了進一步的思考,并闡述個人理由,這是書本上無法照搬的,這個過程也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品質。
總之,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英語學習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它也只是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想品質、學習能力四大核心素養,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也是我們教師的新的努力目標。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第十中學 325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