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立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農村小學生由于普通話基本功相對較弱,因此朗讀能力也相對較差。基于此,需要對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實踐措施進行探究,并針對當前農村小學生朗讀基礎較差的現狀,提出一些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農村語文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切實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朗讀能力;課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14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訓練內容,能夠培養學生加深對朗讀材料的理解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農村小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對普通話的掌握程度相對較弱,因此在語文課的朗讀教學中往往顯得比較吃力。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感知力,必須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在此背景下,探究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實踐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 重視農村小學的普通話教學,培養學生的朗讀基礎
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受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制約,其接觸的語言一般都是方言,在接受教育以前接觸普通話的機會較少,因此農村小學生說普通話時往往帶有當地方言的口音,導致朗讀效果不太理想。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必須結合農村小學語文學習的現狀,切實提高農村小學的普通話教學,加強農村小學生的朗讀基礎訓練。針對這一問題,必須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潛在的學習環境中將普通話作為一種正常的日常交流方式,從而提高普通話的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標準的普通話朗讀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學習,在模仿中提升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說普通話,在實踐中進行普通話的練習。又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猜謎語的游戲,讓一名學生念題目,其他學生進行競猜,這一切過程都利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發音不準的字詞。
二、 重視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學生朗讀的自信心
教師在朗讀訓練中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朗讀的自信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學生只有對語文朗讀充滿興趣,才能在訓練中投入時間和精力,從而獲得有效的學習。另外,一些學生由于普通話水平較低,在課堂上不好意思開口朗讀,這就需要教師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入手。在朗讀訓練中,教師首先要重視朗讀材料的選擇。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挖掘學生的朗讀興趣,將朗讀材料進行有效篩選,選擇學生喜歡的文本材料。另一方面,對于課本上必須進行訓練的朗讀材料,教師應該注重對材料的“裝飾”,通過添加圖片、音樂等元素讓朗讀材料變得豐富有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開口朗讀。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從正面引導學生,而不是單純的批評和指正學生朗讀有誤的內容。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朗讀訓練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該首先肯定學生會朗讀中的優點,讓學生對自己的朗讀效果產生肯定的心理,然后再指出還可以進行改進的部分,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 培養學生掌握朗讀的相關技巧,加強實踐練習
教師應該注重朗讀技巧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練習。朗讀是需要技巧的,只有掌握朗讀技巧才能將文章朗讀的聲情并茂。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對于文本的感悟力。一些學生在接到朗讀材料時,沒有對朗讀材料進行全面的感知就開始盲目的朗讀,導致朗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要對這種錯誤的朗讀行為進行糾正,引導學生感知朗讀材料的能力,讓學生切實理解文本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從而進行朗讀的訓練。其次,要對文本中一些特殊的朗讀片段進行有效處理,使學生在朗讀時感受到朗讀的魅力。如在《天鵝的故事》一文中多次出現模仿天鵝叫聲的片段,文中以“克魯”來表示天鵝的叫聲。在朗讀這一片段時,學生都感到很新奇,在朗讀中常常笑出聲音。教師針對這一現象,引導學生對天鵝不同情況情況中發出的叫聲進行分析,讓學生切實理解天鵝叫聲的含義,從而在朗讀中帶入自己的理解,讀出文章的魅力[1]。
四、 重視課外學習的作用,將課內課外的學習相結合
朗讀訓練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之上,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外學習的作用,將課內與課外的學習有機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以某農村小學為例,該小學語文教師以舉辦朗讀比賽的形式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這種朗讀比賽每周都會舉辦,比賽優勝的學生可以在每天的早讀課上帶領全班同學進行早讀,示范正確的朗讀方式。這種比賽形式營造出良好的朗讀氛圍,讓學生的朗讀訓練從課上走入課外,將朗讀作為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在相互競技中不斷提升著自身的朗讀水平,而且使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另外,教師可以將一些優秀的朗讀音頻和視頻在課下進行共享,讓學生在課外也能自行進行朗讀訓練。以某農村小學的教師為例,該教師在課后會布置朗讀訓練作業,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選擇自己認為最相符的音樂背景,然后根據音樂背景進行課后的練習,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一教學行為讓學生能夠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程度,從而提高朗讀能力[2]。
綜上所述,針對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實踐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針對當前農村小學生朗讀基礎較差的現狀,提出一些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研究可得,重視農村小學生普通話基礎教學、重視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培養學生朗讀技巧、重視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農村小學生切實提高朗讀能力。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實踐措施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郭梅.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策略探究[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2014.
[2] 周子娟,彭和平.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J].小學教學研究,2015(23).endprint